今天继续读这本书,内容381~421页
第四部分 在五章中环游世界
第十八章 两个半球的碰撞
这章内容主要是对本书之前所有内容的概括与总结
之后想要回顾这本书的话,只读这一章就可以达成目标!
欧亚大陆历史轨迹 美洲大陆的历史轨迹上面两张图表概括了各个层面不同大陆的发展与传播。
美洲可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只有1种,而欧亚大陆则有13种;
在欧洲征服美洲的直接因素中,技术的各方面差距可以和病菌相提并论:
1、金属;(欧亚大陆都已经是铁器了,美洲大陆基本还在石器时代)
2、欧亚大陆的军事技术比美洲有效能的多;(包括但不限于装备盔甲,马匹带来的运输能力和作战能力等等)
3、欧亚大陆社会在利用动力源运转机械方面有巨大优势(欧亚大陆有大型畜力、风力、水力和轮子,而美洲大陆是人力)
4、海上运输能力的差距(欧亚大陆的船只已经有六分仪、磁罗盘、尾柱舵和大炮,美洲只有小木筏)
在公元986年,古挪威人曾经通过冰岛和格陵兰向北美进行过探索和可能的移民,但发起者(挪威)、目标(格陵兰和纽芬兰)、时间(公元986~公元1410年)都不对。
国家太弱小,目标不适合作物种植和耕作、时间太早,欧洲在各方面的技术也没有达到碾压当地土著的水平。
第十九章 非洲是怎样成为黑人的非洲的
本章内容主要是套用之前得出的结论进行反证,同时对非洲的种群情况进行介绍。
首先,非洲有的不仅仅是黑人,世界6大人种中的5种都在非洲,并且其中的3种之前只在非洲。
包括黑人、白人、非洲俾格米人、科伊桑人、亚洲人。
这几种人种之间当然也存在着差异,这里只是不严谨的大致划分。
非洲民族分布图马达加斯加上的人说的是南岛语,类似于东南亚婆罗洲上的马安亚语,加上人种特征,可以判断这里的族群有一部分是从婆罗洲移居过来的。
另外也从侧面印证,语言和民族的迁徙发展密不可分。
非洲诸语系从上图可以看到现代非洲各个语系的分部情况,通过语言学,也可以对人类历史进行研究。
比如尼日尔刚果语系与科伊桑语系相交的一些地区,双方语言中的某些辅音都具有吸气声,说明的尼日尔刚果语系是逐渐淹没科伊桑语系的。
另外还可以从语系的亲缘关系来判断语言的传播,比如英语,为何不是从的美洲传播到欧洲的呢?
因为所有的英语方言(比如美式英语、澳大利亚英语等等)仅仅构成了日耳曼语族中的一个低阶位语支。所有其他语支,包括德语、斯堪的纳维亚语、荷兰语等等,都挤在欧洲的西北部,而与英语亲缘关系最近的另一种日耳曼语言——弗里西亚语只限于荷兰和德国西部的一个小小地区,由此可以判断英语的发源地在欧洲西北沿海地区。
非洲作物原产地举例几乎所有人类驯化的植物都出现在赤道以北,而非洲大陆比较特殊,既有北半球温带也有南半球温带。
于是班图人借助粮食生产带来的优势,开始逐渐向着整个南部非洲迁徙占领,这一点也可以通过语言学来佐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