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来临,结束了一学期紧张的学习状态,孩子们即将进入一个相对自主的时空阶段,生活、学习、活动都会面临“自主”。家庭中“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实现高质量陪伴,我们不妨这样做。
一、陪孩子一起制定计划
寒假开始之际,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份寒假计划,定下寒假目标,和孩子一起做,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我的寒假我做主”的自豪感,更能培养孩子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有计划、有执行,对孩子今后的人生大有好处。
二、陪孩子一起早睡早起
寒假里,孩子最容易养成的坏习惯就是作息不规律,晚上不愿睡,早上不想起。家长要做到言传身教,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坚持早睡早起,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陪孩子一起阅读
引导孩子多读书,最好还能陪伴孩子一起读。寒假期间家长可以陪孩子走进书店,根据孩子的实际和阅读能力、兴趣,与孩子共同选择假期阅读的书目,购置孩子喜欢的图书。放下手机,与孩子一起阅读,一起交流,一同享受阅读的时光,鼓励孩子坚持常态读书输入与感悟输出。通过阅读,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即便不能在当下就立竿见影的提高学习效果,但总会赢在未来。
四、陪孩子一起聊天
孩子待在家里容易产生各种情绪问题,需要及时沟通加以化解。沟通的前提是理解,家长要学会读懂孩子,从生活中观察孩子的行为、情感和思想等,发现他们内心的困惑。同时,学会做一个倾听者,多和孩子聊聊天,和孩子多一点“共同关注”,让孩子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
五、陪孩子一起运动
假期里除了要保证孩子三餐营养均衡,还要督促孩子每天运动,让孩子假期里也活力满满。通过户外活动、室内游戏等亲子运动,共同锻炼身体,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就是爸爸妈妈带着孩子一起运动。
六、陪孩子一起做美食
春节期间,父母正好利用空闲时间来教教孩子做美食,从认识食材到认识调料,学会正确使用厨具,了解美食与文化等,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提高孩子的家庭责任感,丰富孩子的课外知识,拓展孩子的视野。
七、陪孩子一起做家务
假期是培养孩子自理自立能力最好的时间。家长要放手让孩子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整理自己的房间、扫地、拖地、洗碗、择菜等,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从小练习做家务,其目的不是为父母分忧解劳,而是对孩子未来的期许和培养。
八、陪孩子过好传统新年
春节是一场情感交流的盛宴,更是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尊老爱幼、教会孩子礼仪、培养孩子美德的“黄金时期”。我们可以利用多种形式鼓励孩子了解春节文化,备年货、贴春联、吃年夜饭、除夕守岁、拜年等。趁着假期,带着孩子去看看老人,多陪陪他们,借着春节的氛围用爱的教育滋养孩子感恩的心。
九、陪孩子体验实践魅力
快乐的寒假生活里不只是有玩耍,还要有知识的浸润,这样的寒假才有意义。丰富多彩的寒假特色作业,家长们可以充分地参与进来,与孩子共同完成,一起在过程中享受,在体验中成长,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寒假。
寒假里愿每位家长都能用耐心对待孩子,让孩子在陪伴和体验中收获成长,使我们与孩子的距离会变得更近。愿每个孩子在家长高质量的陪伴下健康、快乐向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