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我们总是自我感觉良好?

为什么我们总是自我感觉良好?

作者: 你好方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18-07-20 10:53 被阅读119次

    997(倒着统计卡片)

    概念##心理学##自我服务偏差#

    为什么我们会认为自己高于平均水平,自我感觉良好?

    见:

    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自我服务偏差”。

    它的定义是这样的,就是个体倾向于以一种有利于自己的方式进行自我觉察。

    曾经,弗洛伊德有一个经典笑话,一个丈夫对妻子说,“如果咱们俩中有一个先去世,我想我会搬到巴黎去住。”

    08年也有项调查,发现,49%的已婚男士认为自己承担更多子女教育责任,但只有31%的妻子同意。同样,有70%的妻子认为自己做饭多,有51%的丈夫也认为自己做饭多。

    除此之外,还有驾驶技术,工作能力,伦理道德,美德,聪明才智……在我们内心深处都相信,我们比别人强。在和别人比较的时候,自我服务偏差就会时不时出现。

    所以,也会常听到别人说某人——不知道哪来的自信……

    感:

    关于,不知道哪来的自信……这个自信就来自,自我服务偏差。

    也不一定,也可能是真得不太了解那个人吧,又或者是,了解的,还不够立体全面。

    听到别人说那些话的时候,还是闭嘴吧,自己心里明白怎么回事就行。说了,也不见得爱听。嗯,什么也不要说,静静听着就是,对方可能也只是想找一个倾诉对象罢了。而且,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情感,可能也没有自己所看到得那么简单。

    至于,自我服务偏差,有就有吧。心里有根弦提醒自己就行,至少可以让自己不再掉进自我感觉良好的坑里。

    走好每一步。

    思: 自我服务偏差如何起作用?

    四个方面:

    1.归因偏差——好,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坏,归因于运气不好

    2.付出/能力 大于 平均水平——和别人相比,认为自己更好

    3.盲目乐观——即使50%的婚姻都失败了,我仍相信我的婚姻会持久而幸福

    4.虚假普遍性和独特性——我们高估自己观点和弱点的普遍性(虚假普遍性),同时低估自己能力和品德的普遍性(虚假独特性)

    这个盲目乐观,让我想起了“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人们认为自己有能力做好某事的自信程度。

    那怎么判定自己的自信程度不是过度自信?

    起初,就当这种自信不是过度自信。哪怕在别人眼中属于过度自信,也不要在自己心里当成过度自信。

    尝试着去做这件事,在困难的时候也不要轻言放弃,而是要全力奋斗,不自我怀疑,不分心。如果这样,这事还没做成,应该就可以把当初的自信划成过度自信了。

    真到那时候了,好像也不会再去在意是不是过度自信了。

    怕就怕,不全力以赴,而是自我妨碍。

    自我妨碍,又是一个社会心理学中的概念。

    自我妨碍,人们通过设置障碍来阻挠自己获得成功。

    人,终究会去在意自己的形象。

    也就会故意制造一些外在障碍,为将来可能的失败做铺路,用来保护自我形象。

    至于,写自我服务偏差,写自我效能感,写自我妨碍,有什么用,可以用在哪里。

    我不知道,只知道这些是坑,必须避。

    自己知识树,漏洞很多,有些学科甚至连根都没种上。

    也不知道,这个自我服务偏差和进化是不是也有什么关系。

    也不知道,如果真有什么关系,自我服务偏差这种心理是怎么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记得回学校找进化,认知,神经,脑相关书籍)

    行:

    以后做家务,和他一起做。

    设定目标前,提醒自己有自我服务偏差,不要自我感觉良好。

    做事要全力以赴,而不是为自己制造各种外在障碍,在失败时保护自己的形象。

    别那么在意自我形象,你没你所想象的那么重要。

    [1]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3).
    [2]戴维·迈尔斯. 社会心理学[M].侯玉波,乐国安,张智勇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1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我们总是自我感觉良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yyf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