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奔赴美好的春天
姜堰区马庄中心小学 潘书平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三天之行,2个讲座、4所学校,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神的盛宴。我们收获到的不仅是对杭州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繁华、美丽的再认识,更是陷入对中国教育以及未来教育的思索、探寻之中。我们有必要对我们当下所进行的教育实践,进行一次回眸,按下暂停键,进行一番冷静思考,然后整理思绪,重新出发。
一、求真,是我们对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
走进杭州市行知小学,那三楼墙壁上高悬上的“做行知小真人,做生活小主人”,让我们明白,陶行知提倡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永不过时,无论身处农村、还是地处繁华闹市。楼叶通校长所做的《儿童生活力教育改革实践》,更让我们明白,教育的真谛,应该是学生生活力的培养,是培养健康发展、生活润泽、向上长的学生。作为教育人,儿童的“生命”应该是“核心”,“生活”是“基础”,“生长”是“关键”;改革图谱的核心是“真实”,核心素养的核心也是“真实”。
二、求是,是我们对教育规律的必然尊重
教育有教育的规律。再巧妙的解读,或者精致的强加、撕裂,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浙江大学附属小学,将“求是”精神作为办学的务实追求。在这里,眼之所及,都是“求是”的字眼,“我爱求是”“求是美少年”“求是科学院”……以至于上、下楼梯的台阶上,都有铜嵌的“求是”。我们走进报告厅,这里正在进行的一堂“南宋风味,必胜糕”的综合实践课,教师身着的服装,让人眼睛一亮,像是走进了远古的宋朝。走进“少年创新科学院”,更是让我们感受到学校追求课程开发的真实、执著。所以,作为教育人,我们应该在“求是”上下功夫,实实在在、实事求是开展好各类课程,上好每一节课,引导学生“有自信”“爱探究”“乐健体”“善交流”,切不可急功近利,有失偏颇。
三、求新,是我们对教育未来的必然思索
未来已来。身处新的时代,我们必须重塑我们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重新定义教育的质量取向、评价取向、能力取向,努力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我们必须追寻“适合”的、“个性化”的教育,努力张扬学生的个性,健全学生的人格,进行抗压、耐挫的教育,着眼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否则,学生的毕业之时,有可能就是他们的失业之时,那将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学军教育集团追求的“三化”目标,即个性化、现代化、国际化,对我们的启示很深。
四、求变,是我们对高效教育的必然追寻
杭州市安吉路教育集团总校长王盛之近2个小时的侃侃而谈,无论是从学校的发展,还是其自身的发展,都让我们明白,作为教育人,不能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教育实践中,我们必须守正创新,传承发展;要不断阅读、不断写作、不断思考,努力实现自身成长的不断拔节与学校与时俱进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做草根式的课题研究,做有用的有现实意义的课题研究。体育组编制的促进学生身心与身体健康发展的一分钟的课前操,务实有效,令人心动。作为一名姜堰教育人,我们必须不断走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道路上,努力建设美丽学校,促进孩子幸福成长。
再过3天,就是元旦了。教育局在新的一年钟声即将敲响之际,安排这样一次杭州之行,可谓用意深远。我们将以这次的培训为契机、为新的起点,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以学生为中心,减负增效,努力前行,共同走在姜堰教育的美好春天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