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
乡村少年的“离土”选择

乡村少年的“离土”选择

作者: 好好姑娘 | 来源:发表于2021-12-27 22:56 被阅读0次

            任何一个生活在乡村的孩子是不是都想要出去看看?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一句“走,进城!”就会跟在大人屁股后面。城市对他们有一种磁力。

            他们一步步走出乡土。他们的教育经历构成了一幅从乡镇到县城再到大城市的迁徙图。费孝通将“离土”描述为乡土中国的人才离土、乡村离地、文化离根。20世纪30年代开始,一些教育家关注到了乡村教育问题,比如说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晏阳初的乡村教育实验。还有1958年教育大革命发起的知识分子“上山下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离土趋势,推动了乡村建设。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村教育成为城镇化建设的附庸,乡村教育服务于城镇化建设,却忽略了乡村建设的自身诉求,好似“种了别人的田,慌了自己的地”。

            乡村少年对自身的乡土身份的认同感在降低。他们不想再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希望实现“跳出农门”的逆袭。弱小的他们将向上流动的希望寄托于教育。虽然教育与他们的知识体系、话语体系不相称,虽然他们掌握的文化资本少于城市学生,但是对于他们来说,教育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稻草。他们或是一直在被麻痹,将接受教育的失败归因于个人能力差,自己不努力等内部原因。 他们或是漠视、隐藏了对教育的批判和反思。没有人敢逆教育潮流而上,因为后果是被淘汰。

            如果你问他们“考大学是为了什么”、“读大学意味着什么”、“上大学给我带来了什么”,回答总结下来不外乎是“改变命运”。但我们要想:改变了的命运是什么样的命运?在城市里安家落户,跳出农门,摆脱农民身份……这样的命运的确是被绝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乡村少年从小被灌输“走出乡土”的想法。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好好念书,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显然,乡村满足不了这些美好的愿景。所以,乡村少年的离土选择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家长将改变家族命运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学校在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有用的人。在这样的话语体系之下,乡村少年被推出乡土,重复上演着“离开即成功”的事实。

            就这样,一批批的乡村少年走了出去,他们再也不会回来,再也回不来了。乡村少年所接受的教育并没有赋予他们建设乡村的使命,也没有培养他们的乡土情怀。他们一心想要或被推着“走出去”,因为“回来即失败”。

            乡村教育没有立足于乡土情境培养“在此地”的乡村学生,而是一直在追逐着城市教育,一直在被动地向其看齐,从而失去了本色,被卷入“异化”的话语体系。乡土文化最终会消失。乡村学生也因此与乡土渐行渐远。乡村少年的“离土”造成了村落的空心化,对乡村建设、乡村振兴造成了极大伤害。

            教育是他们走出乡土的重要途径。

            即便是受教育失败的乡村少年也不愿留在乡村。他们同样怀着憧憬来到大城市。有这样一类群体——三和青年,他们来到深圳打工,在三和人力市场做着日结零工,干着工作一天,休息三天的「自由」生活。或许他们原本满怀希望,想在大城市扎根,但是三和文化逐步侵蚀着进来的每一个人。他们过着捉襟见肘、朝不保夕的生活,但仍不肯回家,因为我们只认同“衣锦还乡”,而对“铩羽而归”嗤之以鼻。【关于三和青年,还有一事要说,他们躺平,但他们不是佛系、低欲望的人。他们同样有对物质的追求,过着有钱多花、没钱少花的生活,同样被消费主义所控制。】

            乡村大学生是被教育筛选的幸运儿,这是幸存者偏差。他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乡村孩子。而三和青年则被教育淘汰了。他们自甘堕落,渐渐被社会抛弃。

            总之,在城市化进程中,在城乡二元对立的结构中,乡村的所有都是被动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村少年的“离土”选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yyu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