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本以为有些心灵方面的问题需要追踪溯源地从根本上找到解决之道,然而人还是需要鸡汤的,特别是在困境中尤其需要文字的精神滋养和安抚。多读书修养身心才是解决生活困境的根本办法。
有时候,孩子是我们的老师。孩子心中怀有的广博无私的爱令大人自愧不如。
昨天下午,爸爸和晨宝在去购买面包的过程中亲密交谈了很多事情,当谈到说谎这个问题时,晨宝说:“对于那些爱撒谎和爱打人的孩子,不能指责他们,而是要相信他们会变好,给他们爱。”晨宝说她已经用这种方法成功地改造了两名幼儿园的小朋友。
孩子能有这样的胸怀和包容之心我感到很欣慰,但是心里会悄悄地担心她受到伤害。等到她长大了,遇到相应的事后依然要告诉她爱与善良也是有原则的。
想起自己的遭遇,在教育孩子方面一直在努力反思着/成长着,但是依然有人不断地评头论足并恶意中伤,将心中的怒气发泄到孩子身上,给予孩子太多的指责和评判。相对于孩子,大人们甚至是长辈缺乏的是对小辈的宽容与尊重。
给予孩子爱和包容,是大人们应该做的事情,可是很多大人们却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指责他们,指责他们的父母,这样的行为实在令人深恶痛绝。
当孩子面对包括家里人在内的指责时,孩子的内心是很无助的,这些因为不懂孩子或者因为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而对孩子进行的指责/评判和威胁实在是可怕至极。
多少孩子是因为这些指责而一直怀有自责的心态;多少孩子因为这些以爱为名义的威胁而至成年后依然摆脱不了父母的控制而无法成为自己的主人;多少孩子因为各种“贴标签”的指责和评判而自卑自暴自弃,无法拥有自信的人生。
这些可怕的评判/威胁/指责甚至还要加害于孩子的父母,让他们背负着“你不是一个合格的父母”的内疚感。
让这些富有恶意的指责/中伤/威胁/评判都见鬼去吧!能为人父母,并尽着自己最大能力去爱孩子的父母都是可敬可爱的,任何人没有权利践踏他们的尊严。
傅雷写出了令人深受启发的《傅雷家书》,但是我们不曾想到的是在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依然会有令人唏嘘的事件(虐待孩子),育儿专家们也坦言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依然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发生,何况一个没有什么教育成绩的普通人,有什么资格去指责那些在育儿/教育路上潜心成长的父母。
当孩子遭遇指责/评判的时候,她那小小的心灵一定在内心怀疑自己,从而产生了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如果有持久的输入源,那么孩子的性格很容易朝着自卑的方向发展成过度自卑,没有自信。毋庸置疑,孩子也变成了一个喜欢对别人评头论足的人。
有一次,我不小心打碎了一只碗,孩子对我说:“妈妈,你真是一个做事差劲的人!”我很惊讶她的语言,但是知道这句话的出处。我立刻纠正她:“孩子,你可以说妈妈你不小心把碗打碎了,要注意慢点,但是不可以说妈妈做事差劲,这就是暴力的语言,具有不怀好意的攻击性。”孩子点点头。
本来只是一件事,可是却上升到对人的攻击。很多家庭的沟通方式是这样的,不是就事论事,而是转而开始人身攻击。
作为父母,我们首先不能成为指责评判孩子的父母,其次当孩子持续遭遇这样的事件的时候要勇敢地保护孩子的心灵,给予他们心灵力量。持续的无条件的爱可以帮助孩子排除过度自卑感,开启自信的人生。
给孩子讲论语中的这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时,我找到了自己修行的方向,并且告诉孩子,当别人指责你评判你的时候,不是因为你的原因(前提是确实不是孩子做错了事,而是孩子的一些淘气行为被贴标签),你依然是最好的孩子,最值得被爱的孩子,而是因为对方不了解你,我们不必因此恼怒,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有德的君子。
同样,我在心里也对自己说,我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有爱的、不想沉沦于是非对错的好妈妈,何必在意那些习惯于对别人评头论足的人的恶意评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