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乌合之众》:解读英雄与群众的关系

《乌合之众》:解读英雄与群众的关系

作者: 东山月明 | 来源:发表于2017-05-20 17:07 被阅读206次

    最近在看法国群体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代表作《乌合之众》,之所以借来这本书看,原因有点巧合。前段时间在某关注已久的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了关于这本书的介绍,当时已有拜读之意,前几天在图书馆自习时见到旁边的同学正在看这本书,因而当即决定借来鉴读。果然是本好书。

    什么样的书称得上好书?个人以为,一本好书要经过两次检验,第一次是时间的检验,第二次是读者口碑的检验,只有经得起这两次检验的书才能称得上好书,算得上经典。《乌合之众》出版于1895年,作者勒庞经历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亲眼见证了大众群体的种种行为,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剖析。

    勒庞认为,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个性就会被群体的共性所吞没,群体的思想会牢牢占据统治地位。群体通常表现出极端化、情绪化以及低智商化的特点。勒庞在书中直言道:“不可否认,文明是少部分智力超常的人的产物,他们构成了一个金字塔的顶点。随着这个金字塔各个层次的加宽,智力相应地减少,他们就是一个民族中的群众。”

    对于勒庞的这些观点,我是表示赞同的,数量不等于质量,人多可能不代表正确,有时候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吗?这个要分时间点,在重大事情或重大决策的潜伏期或萌芽,群众往往是迷茫不知所措的,只有等趋势已定,大事已成,群众的眼睛才会雪亮起来。古语有言:“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骜于民。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中国古代先贤的见解和勒庞的观点不谋而合。

    另外,勒庞还认为群众容易接受暗示且易于被传染。“在群体中,每种感情和行动都具有传染性,其程度足以使个人随时准备为集体利益牺牲其个人利益。”再有,群体没有能力做任何长远的打算或考虑。正是基于群众的这些特点,因而群众需要有人来引导。英雄来引导群众的话,群众就是救国救民的伟大力量;魔鬼来引导群众的话,群众就是助纣为虐的帮凶,二战时期数以百万计的党卫军为希特勒卖命就是例证。

    我们常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句话对不对呢?我想,这句话是正确的,但不完全正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在英雄人物的带领下成为的历史创造者。以法国为例,拿破仑以一国之力,数次以少胜多打败欧洲各国反法联军,称雄于欧陆。同样是法国军队,还号称“欧洲最强陆军”,为什么二战时期短短六周就被德国轻易地打败了呢?恐怕这一胜一败之中领导者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上发生了无数次的农民起义,但是成功的次数屈指可数。刘邦出身市井无赖,却最终问鼎九州;李自成攻陷北京,推翻大明,最终又仓皇逃窜,死于非命。这一成一败又是为何?答案是明显的,刘邦身边聚集了一批英雄豪杰,萧何、张良、韩信等个个都是难得一遇的人物。反观李自成,身边没有一个能称得上英雄的人才。

    总之,历史是由英雄和群众共同创造的,英雄所具有的未雨绸缪的前瞻性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万千群众的汇集则提供了滚滚洪流般的力量。没有群众的支持,英雄虽有经天纬地的才能也无法施展;没有英雄的领导,群众纵然有改天换地的力量也是一群乌合之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乌合之众》:解读英雄与群众的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zep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