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营养后,发现各路神仙观点各异,很多时候还真不大好辨别到底谁是对的?
举个例子,说肥胖到底是和遗传有关还是环境影响?先想想您持有什么观点哈。
甲博士说肥胖发生和基因关系密切。因为在丹麦有过一个跟踪242个领养孩子体重的研究调查,发现即便他们从小在养父母家庭里生活,但是同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环境并没有带来同样的体型变化,相反,研究者在通过一些特殊渠道获得孩子们亲生父母资料后,发现血缘带来的体态特征基本上是一致的,甚至有一对从小被分开的双胞胎兄弟有着完全一样的饮食偏好。
乙博士的观点完全相反,他举例在美国生活的亚裔。黄种人和白种人的体型差异明显,我们喜欢谷物,他们青睐脂肪。以往认为吃米面长大的亚洲人是这个世界上最不易发胖的群体,但是很多过来人证明长期在国外吃薯条吃西餐后体重一路飙升,基因完全输给了卡路里。
似乎公说公有理,好像婆说婆也有理,这就给学习中的我弄糊涂了,到底这肥胖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学术届普遍认为肥胖的发生无非就是吃得多,动的少,摄入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多出来的能量累积就成了脂肪,而一旦脂肪堆得多了,人就胖了呀。
加拿大一位医学博士提出了不一样的声音,他认为如果说肥胖超重就是能量失衡,那完全属于个体化行为,个人应该对自己的体重超标承担责任。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超重肥胖其中,青少年的肥胖率在19%,而成人超重肥胖的发生率基本上超过一半,甚至曾经最苗条的亚洲人现在也开始面对极速增长的胖人群体,这其中,我国的肥胖率已经呈现出世界第一的势头。
当肥胖成为群体共同面对的问题,能量说似乎就显得有些单薄了。于是,现在关于肥胖的认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提出激素说,认为肥胖的发生是我们内分泌代谢失调导致的结果,而引起内分泌代谢失调代谢紊乱的根本,是我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其中有不断变化着的自然环境影响,有人体不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因果,也有我们没有遵循自然法则在不断人为改造的后果。
内分泌的代谢紊乱不是一天两天发生的,而是一个长期不利影响最后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未来人类的疾病谱一定还会发生变化,只是不知道会怎么变?
有人说,以前的病是饿出来的,现在的病是撑出来的,而未来的病,一定是懒出来的。听似调侃的语气,怎么好像有点预言的味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