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马上做作业?为什么不马上设计复习计划?为什么还在悠哉悠哉的闭目养神?为什么不能先做好作业再休息?为什么总是这么拖延?……为什么总是让我这么操心?为什么不能善解人意些?这个样子能考出好成绩吗?……如果我不进房间看,还以为你已经在做作业了……怎么就是教不会呢?”
当一个家长连续问出这么多“似乎也有道理的”问题时,这种机关枪般的发问能力和理直气壮的勇猛精神真的让人佩服,这种训练孩子耐心的方式也别具一格。在发问的过程中,家长的心里是从成就一个天才的孩子出发而予以助推,还是认为有一个懒惰的小宝需要“唤醒”呢?家长正在用耐心成就孩子,还是用担心孩子过于拖延而责罚孩子呢?
换一个角度,孩子正在耐心的享受作业前的休息,不一定是不想进入作业状态的“拖延”。耐心往往来自于爱,拖延则来自于小我的恐惧和担心。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要觉察自己表达语言及行为时是出发于耐心与无私的爱,还是出发于对拖延的恐惧与担心。同时,更要留意自己在引发正向或负向的能量环境,以及创造着怎样的行为作用与反作用力?
“去私欲,存天理”,孟母三迁非好动,语重心短当警觉;“心转境致良知”,心正语朴事亦顺,宁静格物必致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