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0507820/db135f153525b7d3.png)
校门处、教学楼前各放着几张不锈钢铁架,上面的展示牌上详细地标注了二中的报名程序。
第一步,先入住寝室。每栋宿舍楼前都有专人值守,等着帮新生安排宿舍——寝室已提前分配好,只需告知新生即可。
第二步,新生见面会。考虑到部分新生住得远,一时半会儿赶不到,学校定于下午三点在运动场开一次新生大会,届时各班班主任会到场,将自己的学生领到教室。
第三步,缴费。初中阶段依然是义务教育,学费全免,但生活费还得自己掏。不过,生活费也有补贴,半学期交一次,一次五百块钱。除此之外,必要的资料费也得准备。
在执勤人员的指引下,母子俩很快便找到了男生宿舍。宿舍楼同向阳小学一样,也是三层,布局区别不大,只是寝室更多,走廊更长。
这栋楼看不出被岁月侵蚀的痕迹,大抵是新建的,外墙喷的漆跟旧时用来修房子的红砖一个颜色。楼前有一个由砖头垒成的巨型长方形花坛,里面种着几种说不上名字的花草。
大门前的空地上,两个身着迷彩服的年轻人端坐于课桌后,正忙着帮新生安排寝室。现在才九点钟,住乡下的新生交通不便,还没赶来,所以宿舍楼中人不多,很安静,只偶尔传出几道声响。
前面还有两个人,得等两三分钟,肩上的行李略重,不太方便,王燕吩咐儿子去排队,自己则走到花坛前将背篓放下。
“叔叔,您好,我叫李光沫,是一班的。”
“一班?一班在另一栋楼。就篮球场下面那栋,从这儿过去,左拐,再右拐,见到一堵旧围墙,你们班的寝室就在围墙下面。”
“什么?哦,好的,谢谢叔叔。”
李光沫朝俩人礼貌一笑,小跑着奔向娘所在的方向,并大声喊道:“搞错了,不是这儿。”
“不是这里,那是哪儿?”王燕微微一怔。
“刚才那个叔叔说了,在篮球场那边。”
在李光沫的记忆中,二中拢共就两个篮球场,而年轻人口中的显然不是面前这个,那么,便只能是距教学楼不远的那个了。
母子俩拿上一大堆行李,继续出发。两分钟后,下了台阶,一栋破破烂烂的宿舍楼顿时钻入眼中。楼前的围墙上挂着一排水龙头,再往上,几棵大树遮住了天空。
两栋男生宿舍呈两极分化,如果说之前那栋宿舍是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那么,这栋楼俨然是一个暮气沉沉的老人,身上爬满时光留下的痕迹。
设施陈旧、瓷砖脱落、不锈钢铁门和护栏锈迹斑斑、甚至空气中都弥漫着灰尘的味道。这栋楼也很冷清,因为初二和初三的学生都去上课了。
阳光下,一个身材矮小的妇女坐在折叠桌后边打电话边做事。李光沫问了寝室号,拿了钥匙,和娘一前一后上了二楼。
209寝室,将是李光沫在二中的第一个落脚点。推开门,屋里的陈设尽收眼底。寝室同向阳小学的布局相似,架子床、课桌一样的摆法,唯一不同的是,寝室两边各有一组柜子,每组四个,就在床边,距天花板不足十公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