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意识

作者: 夕下暮归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5-08 11:25 被阅读80次
宏观意识

拥有什么样的视角,就拥有什么样的生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接触新的事物,我们的生命就局限在一隅,被自我设定的很多框架所约束。

当我们建立宏观的视角,并且接触的事物种类足够繁多的时候,我们会由迷惑进入一种相对清晰的状态,我们会看到理论的价值,也会看到各种实际事物的价值,它们本身是互相验证的,最终这又验证了我们自身的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持续前进的动力。

我们所有的经历,放在宏观的角度上来看,都是有价值的。

宏观意识 从我们自身来讲,所有的经历都在积累我们的基本经验,知道做什么事情会导致自己状态直线下滑,做什么事情会使得我们迅速提升,以及什么事情是应当坚持去做的,什么事情只需要尝试一下就可以。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的阅读会真正产生效率,因为我们看的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同样的生命在诉说,我们会在自己心中与它产生共鸣,这种意义是产生于心灵的。

我们会知道关键时刻的细微不慎就会导致巨大的丧失,因此对于生命本身会有一种敬畏和珍惜,对于真理也会更加地敬重,因为它可以引导我们在命运的迷宫里更好地前行。我们会知道应该遵守基本的规则,过分崇尚自由无视基本的秩序必然付出代价,在维持整体和谐的基础上,我们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持续创新。

在回思过往的历程中,我们也能看到自己的未来,很多事情是不能掌控的,每个人必将面临环境的变动以及很多的丧失,我们会从巅峰跌落到低谷,也会从低谷重新爬升到巅峰,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没有永远持续的低谷,只要我们保持学习成长的姿态,从本质上而言,这一生就是在持续收获的,我们的价值不取决于是否迎合了外界的标准,因为那个标准总是在变化。

宏观意识

从与他人的关系上来讲,我们通过深入自己,也见到了他人。

因为所有的感受和思维都是相通的,虽然我们在表象上千差万别,但是究其本质,我们都是活在自己的思维与感受当中的。

思维和感受总是相伴而行,感受是更深层的,即便我们活在思维中时,感受依旧伴随着我们。感受就像大地,思维像地面上一只大象,我们是一个跳蚤,当我们爬在大象身上的时候,我们也同时行走在大地上。

思维有自我进化的过程,不论是从整个人类历史来讲,还是从个人的成长层面上来讲,思维都在不断演化,甚至冲破他自身的有限性。

我们知道自己的想法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生变化,甚至有时候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在接触到一些极端信息的时候。

但是宏观地来看,我们的想法并不存在一种绝对定格的模式,它总是会不经意地发生变化,我们无法预测它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只知道它必然会随着经历的延续不断生长。

想法的变化速度又是不可预测的,信息高度集中的时代里,每个人都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我们都需要自己独立完成这个信息整合的过程。

于是当我们面对他人的时候,我们会知道,他人也是处在这样一个进程当中,当前他的思想反映了他曾经所经历的事实,然而未来是有很多种可能的。

宏观意识

感受相对于思维更加地灵活,它会从抽象的层面认知事物的相关性,从而呈现相似的感受,于是会产生诸多的情感投射效应,我们自身甚至难以察觉。

我们对同一事物的感受也会持续变化,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以一套内在系统为支撑建构起来的形象,我们的感受分为感官和心灵两个层面,感官的感受也是心灵的一部分,或者说是心灵的表面部分。

感官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于是物质带来的感官刺激很容易趋于平淡,我们转而需要寻求心灵上的刺激,当人的物质需求满足以后,他会更直接地看到自己精神上的需求。

不同的人由于身心状况的不同,对于事物的感受能力也不同,有的人对物质的刺激会产生强烈的感受,于是受到物质的深刻吸引;有些人对物质的刺激不容易产生强烈感受,或者很容易认识到这种满足是虚幻的,于是会转而寻求精神上的满足。

不同的是,物质的有限性容易引发竞争和冲突,精神世界的广阔丰富使得每个人都能得到满足而其自身不会减少。

人在起初的时候总是容易沉浸在物质世界带来的刺激当中,但是只要彻底经历过便会知晓这个世界的有限性,似乎得到任何物质都不能带来圆满的感受,太多的物质还会打乱生活的基本秩序,他会看到那些真正快乐的人总是在学习或者奉献,于是他的感受会引导他走向不同的道路。

宏观意识

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我们会看到事物的价值,也会肯定事物持续发展的能力。

唯物辩证法教导我们应该从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的种种现象。

当我们缺失这种视角的时候,会看不到自己和他人的真正价值,也会否认他人与自身的关联性,会放大眼前的障碍而忽视我们自身冲破障碍的能力。

把我们自身放在一个历史的维度上去看待,我们会更加懂得珍惜,珍惜现在拥有的状态,也珍惜我们拥有的每一天,对于他人的错误,我们也会更加懂得包容,因为每个人都处在一个漫长的成长进程当中,而这一切是那么来之不易,因为我们都是从彻底的无知走过来的。

相关文章

  • 宏观意识

    拥有什么样的视角,就拥有什么样的生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接触新的事物,我们的生命就局限在一隅,被自我设定的...

  • 工作上要有宏观意识

    今天接到一个咨询公司的电话,想要了解从事行业的当地行情,接收了咨询公司的电话邀约,电话里针对一些成本、行情类的问题...

  • 务实和务虚

    工作的宏观和细节,我们这种做业绩的,既要有宏观的意识,细节和执行同样重要,绝大部分,执行是大于宏观的,一般来说,工...

  • 个人思维的宏观和微观意识

    宏观意识:着眼全局、从“场”的角度认识系统整体作用,着重从全部个体组成的系统角度认识系统的整体效应。有助于认识方向...

  • 人是宇宙中的尘埃

    从宏观上来讲,人是无意义的,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就像蜉蝣,朝生暮死。 但总是把眼光放下宏观,意识到人生无意义的时候...

  • 渗透与测试2 建立基本网络模型

    1、宏观意识: 只有知道通信原理,才能清楚的知道数据的交换过程 只有了解网...

  • 【释哲】 卷三

    自我意识与意识自我的审视: 语言的审视有微观与宏观之分,具体语文是微观审视,也就是对符号语言,语言结构与语言应...

  • 查理芒格的检查清单

    双轨分析 理性地看,哪些因素正主导了牵涉的利益?(如宏观的和微观的经济因素) 当大脑处于潜意识状态时,有哪些潜意识...

  • 五 宏观经济

    一 宏观经济特点 宏观经济并不是年轻的科学,直到30年代金融危机爆发经济学家才意识到用系统方法来衡量整体经济的必...

  • 关系的意义――(原标题)人际交往是迫于生活压力还是自身愿意?

    本质上讲,当今生活的现状源于人们曾经做出的选择。包括有意识的、无意识的、自己做出的、别人做出的。这个世界在宏观层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宏观意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zpi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