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瓷从宋代开始发展到明代未期进入了鼎盛时期,无论是胎质细润、釉色纯净,还是器物的造型、雕塑的技法,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工匠们利用本地瓷土的自然优势,在烧制生活器皿的同时,精心设计、创作雕塑艺术品,把德化窑的工艺技术推向了历史的巅峰。
自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以来,由于政治的需要和民间信仰的逐渐兴盛,以佛教道教为题材的壁画、石雕、泥塑、木雕、金银铜铁造像工艺日趋发达。在德化地区,明代嘉靖年间就有著名的庙宇十多座,出现了一批绘画大师和雕塑名匠,如《德化县志》载:“明,纪廷圣,西关外人,工书法,善画佛,写大士影妙相庄严,曲肖慈悲三昧,远近争宝之。”各种佛事创作活动盛行,各类绘制工艺融合贯通,使德化明代瓷雕技法日臻成熟,纪伯伦高先生fuxi527整理撰写并形成许多优秀的艺术流派。最著名的瓷雕艺术家有何朝宗、张寿山、林朝景等,他们的艺术成就和精湛的技艺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近现代著名瓷雕艺人苏学金(号蕴玉)。许友义(号云麟)等等,在雕塑艺术风格上都深受影响,留其遗风。
一、瓷雕的内容和题材
德化瓷雕的题材除反映与百姓生活有关的动物、植物等形象之外,更多的是独立的人物造型形象,其中以佛教和道教人物题材居多。如动物有狮、马、昆虫等象征吉祥辟邪器物,期望上苍保佑众生,风调雨顺,给生活增加了不少情趣。人物题材,如观音、达摩、如来、弥勒、罗汉、以及道教题材中的神仙故事、八仙人物和民间信仰的诸神,如土地神、文昌帝君、妈祖、关帝等等,另外还有李白等历史人物故事,或坐、或立、或卧、或群聚等型态迥异,无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瓷雕题材以佛教道教人物最多。最著名的代表作,如观音,亦称“观世音”、“观自在”、“光世音”,佛教菩萨因其主张普渡众生,不分贵贱贤愚,被尊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唐太宗李世民时,避太宗名讳,故改称“观世音”为“观音”。其形象初为男身,元代以后渐成女身,成为民间最有影响的神仙之一。由于观世音在民间的广泛传颂,自然就成为艺术品的塑造对象。明代瓷塑大师何朝宗塑造的白瓷观音形象,造型多样,其中有一尊现存广东省博物馆的观音坐像,高22.5厘米,左手持经卷,姿态随意地倚坐在山石之上。她略微俯首,面容清秀,直鼻小口,双目微合,形貌极为慈祥、安然。头挽高髻,一身素装,长衣广袖垂于盘曲的左腿之上,赤裸的右足由衣裾下半露出来,将两手随意地放在竖起的右腿膝上。这种半趺的倚坐姿态,与一般佛教造像中的倚坐形像不同,姿态极为自然悠闲,衣装疏朗流畅,肌理质感特别强,并不象其它菩萨那样过份裸露躯体。在袒裸出的前胸处饰有一朵宝相花,净洁的基调中,增添了几分灵巧与华美感,可以看出德化白瓷塑像的艺术魅力之所在。又如故宫博物院藏品中的渡海达摩立像,高42厘米,胎体厚重,清白坚实,通体施白釉,釉面纯净莹润,呈象牙白色。脑袋如冬瓜状,头颅及前额隆实,浓眉大眼,嘴角、两腮及下颌缀短髭须,眉毛髭须皆卷曲,头脸清奇癯烁,五官紧凑,双耳下垂几至肩部,容貌威严,身材伟岸,赤足立于海涛之上,为来华的圣僧形象,身段、气势、衣褶及海浪均与渡海观音立像(何朝宗作品)造型极为相似,但腰圆背阔较观音雄浑、矫健,且胸部无璎珞串饰。
二、雕塑技法及特点
根据窑址出土标本和传世的作品分析研究,明代瓷塑人物的制作特点是以模制为主,兼有少量手工捏制。其特点如下:
1、制模为范:先由艺人参考被塑造对象的样品或画稿进行构思设计,并以泥土做成一定规格的实心主体样品,冉根据坯体脱模的需要分解为多个部件,一般分为头部、身部与底座三部分,各部分又被分别切割作前、后片块;然后以纯净粘土制作成模,模与样品部件开脱后清除模中余泥杂质,经修整后,人窑烧成工具陶模,俗称土模。
2、压坯成型:制作坯体的瓷泥压坯前充分陈腐匀细,并加以打炼,以消除余泥中的气体,增加分子结构均匀和紧密度,提高粘性和可塑性能,并可减少烧窑过程中产生变形、开裂等缺陷,增强其半透明度。部件压坯时,把瓷泥投入洁净的土模中,推挤压迫均匀,剔除多余的坯泥,待稍干离模脱出。
3、整修粘合:对脱模后的各种部件进行修整,通过粘合复原为主体,再修整,最后接上手、足及附加饰件,形成完整的形象。
4、精雕细刻:主要是剔除部件上的多余泥料,注重衣纹、五官、手脚、毛发等,力求精细。修整后进行擦水,即用软湿布擦坯,使之利于各部件粘合和雕刻,擦水须贯穿于整修工艺的全过程。最后必须推光,推光的工具俗称“利子”,对坯体表面所有线条接缝处及光面进行精工推压刮削,要求用刀均匀,深浅适度,流畅自然,表面不留痕迹。
然而,更具有德化瓷雕塑特点的是头部和手部与其相粘接的方法。即头部下端做成呈实心圆柱状,插入颈部开口处,粘合处用瓷泥填实,然后进行修整。手臂上端做成实心圆柱状插入袖口,粘接法与头部相同。
本文由纪伯伦高先生fuxi527整理、撰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