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六一:95%的父母都忽略的儿童节礼物

六一:95%的父母都忽略的儿童节礼物

作者: 嗨对人生 | 来源:发表于2020-06-01 21:31 被阅读0次

又是一年儿童节,六一,送孩子什么礼物呢?

曾经以为赚超级多的钱,买最好的东西,孩子一定会喜欢。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比薪资,比职业,比鸡血……我们加班到凌晨,拼命赚钱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确切的说是物质生活。我们全方位立体式报班,恨不得给孩子输入百科全书十八般武艺,早教班,独立课,美术班,篮球班,音乐课,辅导班。可没想到,过早的成人化,无异于拔苗助长。孩子要的其实很简单,不过是玩耍,是健康,是陪伴。

相信95%的家长都忽略了李辛老师著的图书《儿童健康讲记》——一个中医眼中的儿童心理健康、心理与教育所提到的那些孩子最简单的需要。

“有个哲学家说过:

空气是供你呼吸的,不是供你分析的;

周围的美好事物是让你感受的,不是让你来命名的。

我们成年人习惯分析、习惯命名,小孩子过早成人化会遇到麻烦,

他对自然和生命的灵动的感受力会过早、过多地让位于格式化的思维方式,

以后会像被创造出来的机器,而不是拥有创造力的人。”

01

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李辛:家长其实是一个平衡器,既有油门也有刹车。不要放弃驾驶员的角色。在高速上,你是需要跟上周围的车,但孩子是否已经到了可以上高速的阶段?或者周围的车大都往左开,你就跟着往左边开,会不会忘了自己要到哪里去。全部放弃和全部选择之间有个平衡点,需要你自己来找。原则就是,体会你安心舒服的状态,你可以把握的状态。

“我有个朋友,她热心,也很有爱心,非常热爱生活。

每个礼拜要搞一两次 party,去教堂做礼拜;

常常参加教友之间的见面会、慈善会,每次还要揽下不少的事情。

但是她隔一段时间就会把握不住,然后一切都开始出错,这种规律已经有三年了。

只要进入那个状态,永远都是孩子先病,然后老公开始疲惫、焦躁,也生病;

她苦苦支撑两个礼拜,最后也倒下。

总之,一家三口常常会陷入非常状态。

我问她,你们所拥有的资源原本可以过上更加幸福、更加妥帖的生活,获得更好的状态的。

为什么你们常常掉进糟糕的状态呢? ”

问题在于很多家长处在“全部选择”的状态里,希望自己完全符合社会所有“好的”标准。不论状态对不对,先让自己忙碌到疲惫不堪再说。事实上,别让自己太忙,这样的状态很容易进入恶性循环,大部分时间不是在拆东墙补西墙,就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每个人都是“互联网”的一个终端,就像家里的电脑一样。我们都知道,电脑如果程序、窗口开太多的话,运行速度就会很慢。如果接到不对的链接,可能会中病毒,或者有很多垃圾文件储存在你的电脑里。然后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内存越不足速度越慢,自我清理恢复能力就越差,就越容易中招。

可能刚开始只是运行状态有问题,慢慢地软件也出问题,后来可能会经常死机。”

作为父母,要有意识地让自己的震荡减少,让自己的意识、精神、内心清晰稳定,不乱不暴躁,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滋养。

“大家都知道,植物在幼小的时候,是不能施肥过多的,因为它的根系还不发达,无法吸收太多的养分,浇了太多太浓的肥料,反而会把小树的根烧坏,导致小树的枯萎。

我在门诊中发现,现在的孩子常常因为

吃得太多、太好,导致消化不良,

不光是食物,在物质和精神上的补给也太多太好。

很多家长关心孩子的营养,关心孩子吃什么药,也会很努力地去寻找现代或古代的好内容让孩子学习。

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的小孩子会不会接触得太多了?现在物质过剩、信息过剩,很多东西一想要就能得到,如果没有“孩子需要什么”的鉴别力,

有时候反而会给孩子带来一些干扰。”

所以呢,多问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孩子需要什么?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想让孩子放松快乐,能不能先让自己放松下来静一静?像听音乐一样全部打开感受自己?能不能让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得到充分的释放?

02

去体会!去选择!

我们的思想、感受、欲望、情绪一定是我们自己的吗?不一定。

这个世界的能量、信息场在一刻不停地交换中,我们身处其中,不仅与我们的食物交换,与我们的环境交换,与我们周围的人交换,也在与我们每天看到的、听到的事物交换。我们所在的世界更像一个巨大的湖,我们每个人都是湖中的一个小涟漪,所有的涟漪互相影响,合在一起形成了不断波动的湖面。所以,当我这个小涟漪变化振动的时候,其实会扩散波及所有的人。

古代有一句话叫:一人向隅,满座不欢。

当你莫名其妙生气的时候,不一定是你在生气,是你周围的环境、人传递过来的,我们只是把它抓住了,以为是自己的,然后启动自己的模式程序开始应对。

我们的表面意识无法觉察到情绪的所属,我们需要让自己的内心去体会,去觉察。首先让自己安静下来,变得简单一点。然后你能分辨出这个愤怒不是我自己的,这个欲望也不是我自己的,这个强烈的情感不是我的,我,只是被卷进去了。

我们怎么才能体会和分辨到这些不同呢?还是,让自己慢慢地闲下来、静下来。水满则溢,学会放空,才有可能体会。有意识地体会,才能做出遵从内心的正确选择。注意选择每一样东西,以及它接通的信息。

孩子也是一样。从小,我们就应该培养小朋友的选择能力,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引导鼓励他去发展自己的感觉。每当孩子遇到问题,给他们机会自己去尝试,会有挫折,也会有退缩,但这是他们自动的开发过程。小朋友们的可塑性很大,每一次“跌倒”,都是他们学习处理问题的好机会。

无形的东西,其重要性远远超过我们用金钱、用关系得到的资源。我们不能逆历史潮流前行,不能完全不在乎有形的东西,但是可以有意识地去关注,作为父母其实可以做到的却从未用心去做的事情,否则太在意有形的东西无异于舍本逐末。

“无形的精神环境是客观存在的。比如我们跟朋友一起聊天,如果和你在一起的人是比较平静的、快乐的、舒缓的,即使聊一些很简单的话题,结束后也能体会到平静的满足感,好像有东西在滋养你,让你放松,甚至让你能够把自己调整到更好的状态。

朋友如此,家人更是如此。这些无形的、存在于我们生活和环境中的东西,是需要我们家长慢慢去体会的。”

03

健康是礼物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最大的礼物,特别是人至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健康是对家人最大的责任。父母自己的状态非常重要,一定要保重自己。留得青山在不愁没钱赚。与其本末倒置的拿命换钱,再拿钱治病(可能还未必够),不如从一开始就身体力行的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们爸爸、妈妈要做孩子言传身教的健康支柱。

以下几点《儿童健康讲记》小贴士总结给你,希望对守护你的小家有所帮助。

(1)  情绪:开心静心,气定神闲,重视户外运动,多接触自然、土地、植物、新鲜空气,感受真实的世界,少用电子产品,注意培养祥和的父母关系,培养舒缓之气、安静的气息,要留意环境和孩子的精神变化,注意选择接收的信息忌恐怖片

(2)  作息:22点以前睡觉(如果很难保证,就至少23点之前),小朋友21点前睡觉,睡前1小时不看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

(3)  饮食:清淡适量,吃多少要看有多少能量能消化多少(多动多吃、少动少吃,不想吃就饿一饿),少食辛辣、油腻、烧烤、烟酒,慎食牛奶(牛奶偏阴,体弱能量低时忌喝),慎用抗生素,忌生冷(冰激凌、冰啤酒、冰酸奶),忌空腹大量果汁水果

(4)  每天:散步40-60分钟,或慢跑15-20分钟,泡脚10-15分钟微汗

(5)  放空:清理做减法,不要把时间排的那么满,静坐,瑜伽,太极等慢下来的时光,家里需要多一点安静的时间

“现在的小孩,过早进入成人化的生活方式,

过早接触高科技,过早被信息化,

对他们的精神心理状态有影响。

现有两种小孩子:第一种是在农村长大的,小时候玩泥巴、抓小虫什么的,

直到小学一年级才第一次坐到课堂里开始学习;

第二种小孩,五六岁就会背很多唐诗,会用电脑,会用成人的眼光看这个世界,用成人的口气和成人的知识来命名、识别繁复的现代世界。

大人会觉得,第二种小孩真厉害!但这种小孩学会的部分,我们称之为“人类社会的通用操作系统”,但是通用系统肯定不是高级系统,会有很多漏洞,并且无法自动编写升级软件,需要依靠软件厂家的长期提供。

这些孩子过早地被社会化、成人化、信息化,他的精神系统就容易受到限定,也会导致他的物质系统——身体受限、僵化,进而发展成某些疾病。过早的信息化,会导致杂乱信息接收太多,就像树干不粗壮的小树,硬是催生出了很多的叶子,挤在一起。

这样的小孩会引出很多问题。”

“病”是生活总体质量的呈现。

立足内心,好好生活。

要治疗身体的疾病,

最大的调节阀门还是在生活中。

04

书上说的都对?

《儿童健康讲记》的作者李辛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专业毕业,天津中医学院心身医学硕士。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宋祚民先生。擅长方药、针灸、静坐和心理咨询,具多年中医临床与教学经验。立足传统经典,学习历代各家所长,取验于临床,致力于提升临证能力的教学与中医常识的普及。近年来在国内外开展临床医师技能提升培训工作。

现任上海自道-熙和堂诊所、北京东文中医诊所、黄山太平湖平源堂整合医学中心顾问, 瑞士自然疗法专职工作者协会(ASCA)继续教育项目培训老师。著有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 Back to the Sources for a Modern Approach(与Dr.Claudine.Merer合著,2013年,瑞士出版)。

《儿童健康讲记》内容源自作者在上海、北京、汉堡、柏林的多次关于儿童健康的专题讲座,涉及儿童健康与调理思路、儿童的精神健康、儿童的心理健康与教育等内容。相信一定是李辛老师多年中医临床与教学经验的提炼和总结。

尽信书不如无书。《儿童健康讲记》从理论和经验上,给我们的健康生活提供了非常好的指导思路。中医讲究因人而异辨证施治,我们可以从书中有针对性的汲取需要的部分。结合自己的生活,充分实践发挥。而作者李辛老师也在书中指出,不管是营养学还是中医学,它只不过是一套参考而已,都能帮助你建立个人的认知感受系统,不断完善它。

我们无法避免的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

但是在有选择的时候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去拥抱自然。

我们不可能抛开有形的东西,

但是我们理应意识到神气或者说自己的状态,更好的调整平衡,才可能更好的拥有。

我们不可能完全做到22点前休息,甚至很多小朋友小小年纪就有写不完的作业陪伴到天明,

但是我们至少应该在能够选择的时候多一些这样的安排。

我们无法时刻保持最佳的状态,

但是我们至少应该把精力用在自己最想要的地方,在感到状态欠佳的时候第一时间去休息补充能量。

我们不可能完全不吃生冷辛辣烧烤烟酒,

但是我们至少可以选择在身体能量充足状态较好的时候去做这些事情。

我们不可能完全选择不带添加剂的食物,

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大部分时间注意下饮食,偶尔享受童年的味道和零食添加出的快乐。

“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是必须做的,

比如周游世界,或者去看看雪山;

有些书是一定要读的;

有些菜是一定要尝的;

有些运动是要做一做的;

有些艺术是要去欣赏一下;

有些好玩的东西是一定要玩一下的;

有些人是一定要见的。

因为这些活动能够拓展、治疗我们的身心,不知不觉地就会滋养我们,不知不觉地就在帮助我们调整好身心还没有通畅的那部分。”

“在传统中医、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关注点是人。

它不要求你成为一个多么有用的人,而是启发你成为一个自知的、快乐的、相对自主自由的人。”

当我们有意识的去选择,

会发现生活不在别处。

作者

susansway

书山有路,欢喜人生。一本书,一次成长。

参考书目 李辛《儿童健康讲记》

六一,不如,关上电脑,带上孩子,拥抱大自然,尽情的撒欢,跑跑跳跳、玩泥巴、爬爬山,收敛神气,滋养内心,放松自己,开心孩子!

文章首发嗨对人生,原创生活。用心,用情,用文字,链接你我。用原创分享成长。

Hi,去生活:

在看的你有哪些关于六一的故事呢?留言吧,用文字,链接你我。

相关文章

  • 六一:95%的父母都忽略的儿童节礼物

    又是一年儿童节,六一,送孩子什么礼物呢? 曾经以为赚超级多的钱,买最好的东西,孩子一定会喜欢。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

  • 这个"六一儿童节"你送孩子什么礼物了?

    “六一儿童节”,送给孩子的礼物清单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你送孩子什么礼物了?相信很多父母过节前都会为此绞尽脑汁,苦...

  • 六一赠给儿童的礼物

    六一儿童节赠给少年儿童的礼物 ——六一的欢歌 六月好阳光 六月花芳香 六一儿童节 大家齐歌唱 歌唱老师好 歌唱父母...

  • 王文跃 亲子日记 27 晴

    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无论是学校、父母,有些人会准备送给孩子的六一儿童节礼物, 就算平常也一样,只要孩子开口,...

  • 成功日记第47天

    1. 六一儿童节,希望每个人都依旧是宝宝,每天都过着儿童节,快快乐乐的。 2. 收到了哥哥送的六一儿童节礼物,超级...

  • 儿童节最好的礼物

    明天是六一儿童节~~ 朋友圈里大朋友小朋友都在说要过节。作为儿童节的礼物,我想最好的礼物是什么呢,应该是来自父母的...

  • 福田汽车

    富贵儿的六一儿童节礼物:蹦床

  • 六一随笔

    今天下班回到家,孩子缠着要礼物,哦,明天六一儿童节了。六一儿童节,一个连青年节都过时的人,尚有一个庆祝六一的孩子,...

  • 三七就是二十八

    眼看马上就要到“六一”儿童节了,囡囡高兴得不得了。 我问她儿童节有什么好高兴的,她说每年的儿童节都能收到父母的礼物...

  • 工笔画 民族风

    送给孩子们六一儿童节的礼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六一:95%的父母都忽略的儿童节礼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zre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