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汗牛充栋的出版物,怎么选?读完了一本书,心中所想不知道对不对路?要打开这两个问号,我通常会选择我信得过的作家所写的评论集,看看他们怎么说。
朱利安·巴恩斯的有些作品,比如《终结的感觉》,我至今都没有找到步入其中的那扇门。但是,他的《柠檬桌子》、《时间的噪音》、《另眼看艺术》、《福楼拜的鹦鹉》等,我都非常喜欢。爱屋及乌,他就成了我特别信任的作家。
虽然收录了一篇小说,但《透过窗户》一定是朱利安·巴恩斯的文学评论集。在这本书里,他评论了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乔治·奥威尔、吉卜林、米歇尔·维勒贝克、厄普代克等举世闻名的作家的代表作。只是,被《透过窗户》评论到的一些作家一些作品,我第一次听说更遑论读过他的作品了,比如被朱利安·巴恩斯三度评论过的他的同胞福特。但是,写小说的朱利安·巴恩斯有这样的能力,亦即能将一篇篇评论文章也写得极有故事性,所以,没有读过福特的代表作《好兵》吗?根本不影响我津津有味地阅读那篇《福特的(好兵)》,至于将福特放到这些年在此地风行一时的风景名胜普罗旺斯里的那一篇《福特和普罗旺斯》,读起来就更加饶有趣味了。
以小说家的惯性来写文学评论,对读者的“伤害”是会被书里的某篇好文章诱引得在字里行间里徘徊了又徘徊,从而使得读完《透过窗户》比计划用时延迟很久。对我而言,《透过窗户》中最好的一篇文章是《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的欺骗性》,那可是《透过窗户》的头篇文章,所以,我一度绝望道:我大概永远也读不完这本书了,因为,总是在读罢文章的最末一句“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便是这一类小说的绝佳范例”时,我就会情不自禁回到第一页第一句话“我与她不甚相熟,但对她钦佩不已”,再读一遍。
英国作家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在此地的知名度并不很高。
抢电影票是每一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序幕”。有一年,等我好不容易登录上售票平台时,发现计划中想要欣赏的电影票子全被抢光。怏怏不乐中我在网上到处浏览,希望能遇到被他人遗漏的好电影,这就遇到了《书店》。
等待电影开演前,我都不能确定《书店》是一部好电影,是片名很吸引我。但,那确实是一部好电影,用朴素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个刚刚失去丈夫、名叫弗洛伦斯的女人,为谋生倾己所有在海滨小镇哈堡开了一家书店的故事。哈堡唯一一家书店给哈堡带去了什么变化,电影表达得极为克制又饱含深情,而我,则为弗洛伦斯选书的眼光深深折服,勃朗特三姐妹的小说、雷·布拉德伯里的《华氏451度》、纳博科夫的《洛丽塔》,等。
哪里是弗洛伦斯很会选书,分明是《书店》的编剧慧眼独具,能从叠床架屋的书籍里挑选出最经典的读物!所以,看罢电影,我开始寻找谁是《书店》的原创者,这就知道了英国还有一位了不起的作家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
说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了不起,不仅仅因为她是创作了小说《书店》从而催生了一部好电影《书店》,更因为她是这样一位杰出女性。明明知道自己天赋了得——不然,从牛津大学萨默维尔毕业时写的论文会被考官收藏?——却甘愿将自己的黄金岁月付与了家庭,满足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工作。直到58岁那一年,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为博得沉疴在身的丈夫一乐,写了一部戏剧惊悚小说《金色的孩子》,那以后不久,菲茨杰拉德先生病故,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正式开始挥洒自己那出众的才华于写作中,那一年,她快要60岁,以一本《书店》惊艳英国文坛。
年近花甲初登文坛,一亮相便是当年英国文坛的最佳!在《书店》以后,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又将自己住过船屋、战时效力过英国广播公司、在戏剧学校教书的经历变成了另外三本小说,“也许你会认为,在穷尽她一生的素材后——再加上她已近古稀之年——她定会歇手不干了”,但让当时的朱利安·巴恩斯倍感意外的是,从1986年到1995年的10年间,这位一头白发的英国奶奶竟然完成了题材与她平淡无奇的生活毫不相关的4部小说。
我读过4部小说中的《蓝花》,就像朱利安·巴恩斯在《透过窗户》的首篇文章《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的欺骗性》里所疑惑的那样,生活在20世纪中下半叶的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怎么会那么熟悉18世纪德国图林根洲的洗衣习惯!以德国著名作家弗里茨(亦即诺瓦利斯)的好友雅克布·迪特马尔勒到弗里茨家走访时正好遇上洗衣日开局的《蓝花》,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将弗里茨家的洗衣日场面,写得巨细靡遗,恍若她把刚经历过的生活摹写了一遍。朱利安·巴恩斯也像好奇的我们一样问过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怎么做到的?读了一份份资料,这就是答案,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除了拥有令人羡慕的天赋外,还特别勤奋,这才创造了奇迹:60岁开始写小说,一鸣惊人后旺盛的创作力居然保持了20余年。
但老太太就像不在意将自己的黄金岁月“浪费”在家庭生活中一样,根本无视自己一手制造的奇迹。朱利安·巴恩斯写道,他与老太太参加一场专题研讨会后一同回伦敦,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选择的坐二等票拿微薄补贴的回程方式,到了伦敦,又谢绝了朱利安·巴恩斯一起乘坐出租车的邀请,理由是伦敦市长给了她免费坐地铁的乘车证,再说了,下了地铁她要顺路买牛奶……或许有人为质疑《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的欺骗性》,写的不是评论吗?扯她的生活琐事干嘛?读文学评论,不就是为了帮助我们进入作品吗?而了解了作家创作时的状态,无疑能拉近读者与该作家作品的距离。
类似《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的欺骗性》写法的文章,在《透过窗户》里还有不少,像《乔治·奥威尔和该死的大象》、《吉卜林笔下的法兰西》、《菲利克斯·菲尼翁的侧面肖像》等等,是没有读过他们作品的读者的引路文章,是读过他们作品的读者印证自己阅读效果的参照,由此,朱利安·巴恩斯的《透过窗户》,是一本能让人悦读的文学评论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