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谢依《苏东坡传》07蜀地的馈赠 苏文豪厚积薄发待功名

读谢依《苏东坡传》07蜀地的馈赠 苏文豪厚积薄发待功名

作者: 时与猫璞 | 来源:发表于2024-03-18 06:30 被阅读0次

    读谢依《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苏东坡传》进京赶考,奔向命运

    在苏轼所处的那个年代,读书就是背诵书。现在读者们看到的书都是加过标点的书,过去的书都是竖版印刷,而且没有任何标点符号。在背书时,学生要自己去加标点,老师在听背诵内容之时就能知道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了这些文章。

    “读书最是累人,读不通更是读不懂。”这是苏轼一位最贪玩的同窗常说的一句话。

    学堂里孔夫子的头像高悬,进去之后便是衣着素净的先生和学生,笔、墨、纸、砚依次而放,书声朗朗,读的无非是“圣人之说”与“之乎者也”。读进去了便是学问,读不进去便是煎熬。好在苏轼读进去了。

    过了11岁,苏轼去了新学堂开始准备自己的科举考试。这个学堂比原先的学堂要大一点,院子里树荫浓密,树下有石桌石凳,靠墙栽种了一溜的爬藤与花草,一年四季郁郁葱葱,花香袭人,间或有小果实隐然其中。苏轼喜欢拿一本书,一边读一边从墙角走到石桌,再从石桌走到墙角,来回往复细念斟酌。

    学堂打铃的仆人是学校请的一位杂役,他还包干着这个学堂打扫和修补的活儿。每到课点,杂役便拿着一条长长的铁棒子,重重地击打悬挂在院里大树杈子上的工字型铁条,两相碰撞发出的声音似寺庙撞钟一般,深沉而悠远,盖住所有的喧嚣与嬉闹。

    这里的教学进度要看书的厚薄,学完一本书之后,熟背无误才能继续学下一本。那时班上最用心的学生还会把整个经史子集都抄写一遍,苏轼也是其中一员,他甚至把最厚的书用毛笔小楷整整齐齐抄了两遍。

    “哥,你也太用功了,这本书抄完你还把所有的注释都标上去了啊!”弟弟苏辙拿着苏轼的习字帖大为感叹。

    “读一遍是一种想法,背一遍又有新的进益,等到抄的时候把心里想的那些标注一下,更方便记忆复习。”苏轼恍然已经进入了读书之乐的境界,那块亲手捡到的砚台早已成了他的心头宝,几年读书生涯,不知磨秃了多少支毛笔,这块砚台却被淋漓的墨水润泽得黑亮生辉。

    苏文豪果然是卷王之中卷王啊,放现在也觉得是顶尖学霸。

    很多的蜀地士子都“相继登于朝,以文章功业闻于天下”。也正是因为如此,蜀地的读书风气甚为浓厚,家家都以读书为荣。苏家的小院子,沙沙作响的风吹竹林声伴着苏轼兄弟的读书声,年复一年,竹笋破土昂扬,日复一日,谦谦君子玉汝于成。苏轼深深地扎根于这片土地,受着父母师长的教育,受着环境的滋养。

    眉山,不仅养育了苏轼,这片土地也成为天下文人的倾慕之地。数十年之后,另一位大诗人专程来到眉山,就为了看一眼苏轼的故居。  “蜿蜒回顾山有情,平铺十里江无声。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

    这位诗人,便是陆游。

    蜀地多才子。宋初时节晚唐五代的华丽文风依然盛行,但蜀地文人却反其道而行之。“通经学古,以西汉文词为宗师”。山川的灵秀孕育了蜀地文风的扎实与求是,有为而作,自然朴实的文风也影响了苏轼的文学境界。

    苏轼的文学梦源于一场奇遇。

    7岁的苏轼曾经和一群小伙伴们结伴去听一位老尼姑讲故事。尼姑年轻时跟着她的师傅一起去蜀主孟昶的宫里做法事。做法事的那一天,正是繁星璀璨烂漫如银的夏夜。在那里她和师傅看见了孟昶和花蕊夫人依偎在一起,靠着摩诃池听着水声闲坐吟诗。

    花蕊夫人人如其名,如花一般娇嫩,如星子一般秀美。小尼姑跟着师傅做着法事,动作轻巧,怕惊动了这梦乡般的景致。

    夏夜的风悄悄吹来,花蕊夫人念出的两句诗也随风传来:“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

    小小年纪的苏轼一听这位九十多岁的老尼姑念出这两句诗,心似乎被诗句牵引回了数十年前的夏夜。

    文学的魅力如斯,带着懵懂的孩童体味到了生之欢愉。苏轼那时年纪虽小,但诗词文赋无一不通,一听这两句便明白过来,这首只遗下两句的蜀宫词应该就是《洞仙歌》。

    这个神秘美妙的故事可以说是点化了苏轼文学因子,可谓灵犀一点即通。

    也许每个人生下来都有着自己的使命,有些人来世上一遭是为了挣钱,有些人来世上一遭却是作诗,有些人来世上一遭是为了种花,有些人来世上一遭是为了了结一段情缘。

    人人都说读书苦,人人都说经史子集难背难理解,但在苏轼的心里,这些书籍与诗句像是夏夜里璀璨的星星,每一颗都有其迷人之处。他读书作文都是顺其本心,每一句诗文与他都像是久别重逢。也只有在文化气息浓郁的蜀地,平凡无奇的老尼姑心中都能记挂着两句诗,也才能在无意之间点亮一代词人的回忆。

    不仅仅是这两词,“夜凉疑有雨,院静似无僧”,这一句诗也是蜀地留给他的馈赠。这两句是苏轼与弟弟外出游玩时在一个乡村院落里看见的诗。意境隽永,但他却一时理解不了。诗便是如此,文字的美好似勾勒出了心中的某个尚未抵达的梦境。

    终于有一日,父母认为以他们的学识和年龄已经可以进京赶考了,唤两人来到身边:  “这一次带你们二人一起进京赶考,要温习的功课不得怠慢了,进京路长,这几日你们就多见见亲朋吧。”

    苏轼与苏辙两人明白父母的意思,这是要他们早做准备。也是在这一年,仅眉山一县参加礼部进士考试的人就有45人,如此大的阵仗不禁让人感慨蜀地人才之盛。

    没过多久,父子三人便准备进京赶考了。苏轼依然记得临别时妻子王弗的不舍,但他的妻子也拥有跟母亲程氏一样的见识。虽有不舍,却是一句多余的话都不曾说过。

    临别之际,苏轼回望自己长大的庭院,感慨万千。

    “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高树红消梨,小池白芙葉。常呼赤脚婢,雨中撷园蔬。”(《答任师中家汉公》)竹、书、树、池……都是熟悉的景致。

    苏家的院子,竹柏丛生,杂花生树,处处都是绿意与生机。母亲程氏爱惜生物,不许家中人在这里捕鸟,更不许人取鸟蛋,以致家中院子里的鸟雀越来越多。鸟知人性,知道苏家的人不会伤害它们。有些小鸟还把窝建在了低矮的枝丫上,连小孩子都可以俯身看见。在母亲教养下长大的苏家两兄弟,自小就习惯了家中鸟语花香,还经常带着小伙伴们给这些小鸟喂食。

    有母如此,子焉能不秀。

    “昔我先君子,仁孝行于家。家有五亩园,么凤集桐花。是时鸟与鹊,巢彀可俯孥。忆我与诸儿,饲食观群呀。”儿时的经历让苏轼对待万物生灵自带一种慈悲心肠,也让他笔下的文章有血有肉,真情感人。没有一个仁慈而温暖的心肠,如何能写出那样天性勃发的文字与文章?

    接下来,苏轼要开启属于他的时代了。

    --时与猫璞读书小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谢依《苏东坡传》07蜀地的馈赠 苏文豪厚积薄发待功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zvo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