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侯咏,国家一级电影摄影师
记录人:影视工业网 电影人
主题:侯老师个人对电影摄影的思考和感悟。
一、两个根本性话题
1、摄影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不是仅仅复制和纪录现实,还是改变和创造我们眼中的现实。
2、摄影师应该具备哪些素养?
最基础的素养,是绘画。
你不一定会画画,但一定要懂得绘画原理,比如素描的影调原理和色彩的冷暖关系原理。
当然,如果不经过绘画的实践,你是不会对这些原理有深层的体会和感悟。如果你对这些影像原理的理解不深,你就基本上不可能达到一个至高的摄影水平。
二、光色应用与摄影造型手段
侯咏心目中的五大摄影造型手段:
光学、光线、色彩、构图、运动。
光学指对光学工具的使用。
光线指对光束本身的使用。
色彩包括颜色和光色。
三、摄影光色应用中,应该改变和抛弃的常规概念和习惯用法:
1、白平衡
白平衡是光学工具制造商的生产标准,不应成为创作表现时的束缚。
摄影师的创作并不只是为了还原物体和环境原有的色彩,而往往要通过改变原有的色彩来表达摄影师各种不同的色彩感受。
2、CTO、CTB和色温概念
CTO、CTB(Color Temperature Orange、Color Temperature Blue)胶片时代为了灯光型和日光型相互转换而开发的两种固定色彩倾向(黄和蓝)的色纸,并不覆盖全色系色彩调整。
色温的概念也一样,仅仅指暖黄色域和冷蓝色域的占比多寡,而绿色、紫色、红色等色彩却很难用色温的数据来准确表示。
“用光作画” :创作时应摆脱色温概念的束缚,所有颜色的色纸都可以用,而不仅仅是CTO和CTB。
所以,我们在运用色彩进行创作时,要丢弃色温的概念,将所有颜色的色纸都当作绘画调色板上的颜料看待。虽然CTO和CTB都有不同深浅的型号(全、1/2、1/4、1/8),它们所矫正的色温数据均有所不同,但是它们的差异并不改变光的色相。而调色板上的颜料则是具有不同色相的。我们要使用具有不同色相、明度和饱和度的色光来完成摄影光色的创作,这也是摄影“用光作画”的意义所在。“用光作画”不仅仅是指光影。比如我们需要使用偏绿的黄光或偏紫的蓝光这种微妙的色光造型的时候,CTO、CTB以及色温的概念就根本帮不了你。它们只能作为色彩缤纷的调色板上的个别颜料偶尔被使用,而不能让调色板上只有CTO和CTB这两种颜料。
3、色温平衡、统一色温的概念
将一个场景中的所有光源统一成一个色温数据进行拍摄,是以前教科书上给的错误教条。其实现实中没有色温完全一致的光线环境,也没有这样做的必要。
摄影光色应用的根本任务就是寻找现实光线中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光色变化,而不是将光色统一成一种单调的色光。
很多大片使用大量大功率的人工光源,将自然光光色中微妙的冷暖关系一扫而光,画面中仅剩下物体固有色。这种光线条件下暗调或高调的画面色彩表现很难有透明感,就是正常影调下的光色表现也趋于单调乏味。我将此类风格称之为“彩色素描摄影”。
4、习惯性色温设定
现场监视器的色温,就像曝光控制一样,色温的基准点应该放在光色区域的中部,以便于更好地观察光色的变化范围,更好地安排不同光色在画面整体色域中的位置。
而不是机械地在日景环境中设定在5400K左右,灯光环境中将摄影机色温设定在3200K。
5、拍摄光色不足,后期调色弥补
后期调色实际上只能够“锦上添花”,无法“扭转乾坤”。
后期调色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进行一些修饰性调整,如果硬要大幅度地改变原始画面的色彩倾向和色彩构成,其结果将会是画面色彩失真、色调浑浊、色阶层次不清、冷暖比例失调、色彩与物体质地剥离。不仅如此,还会严重影响画面的影像质量。
6、画面色彩的构成与光色经营的核心
就前期拍摄阶段而言,画面的色彩构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光色,二是物体固有色。
固有色是由美术和服装等造型部门控制的因素,不属于摄影掌控范畴。摄影能掌控的是光色,摄影的光色造型就是建立在光线改变物体固有色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光色来完成摄影的光色造型。
如果我们把一个环境中的光线统一成一个色温条件,那就丧失了光色中丰富的冷暖变化和对比。
7、色彩对人生理、心理和情绪的影响及其规律
不同色彩对人会产生不同的直观感受。低色温黄暖色光让人感到温暖,高色温青冷色光使人感到清凉。例如红色在中国代表喜庆让人感到兴奋,在西方代表扩张和暴力,使人产生焦躁和不安,蓝色表示希望,让人感到安静,同时也使人产生孤独和凄凉感。不同色彩给人的膨胀感和收缩感不同,比如法国国旗假如蓝白红三色等宽会让人觉得红色的面积最大,蓝色最小。
所有这些有关色彩的因素都将化为色彩的核心——冷暖关系。经营光色的过程就是在经营色彩的冷暖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