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早课 分享
所有被压抑的情绪,就像被活埋了一样,总有一天,会以更加丑陋的方式爆发出来
所以呢?
父母要有能力看懂孩子言行背后的情绪和渴望,也看得懂自己
父母要接的住,转化得了孩子的情绪
允许孩子对父母的不满,对家庭的不满,对自己的不满,帮助孩子表达出来,放过自己
[礼物]尊重,接纳,理解,支持孩子。
同理感受,接住情绪。
叛逆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操控的父母
厌学的背后,是孩子对自己的有更高的期许,是不能放过自己,看见孩子内在的渴望
对孩子的正面语言,重复3个月以上,发自内心的,这是孩子潜意识接受信息的方式,原有潜意识才能被替换掉。
孩子为什么不接受你的正面语言?
概念知道了,你的潜意识并未改变,是嘴巴的表达,不是内心。
先用重复改变你的潜意识。
潜意识是回声原理,不要说反话,不要批评代替爱。
潜意识是重复催眠原理,无论正面负面,都不会白走,都留在了孩子的生命里。
在喜欢你的人那里,去热爱生活。
在不喜欢你的人那里,去看清世界。
就这么简单。
—— 莫言
“凡是自然的东西都是缓慢的。太阳一点点升起,一点点落下;花一朵朵开,一瓣瓣地落下;稻谷成熟,都慢得很。那些急骤发生的自然变化,多是灾难,如火山喷发、飓风和暴雨。一个孩子要长大是很慢的,一个人睡觉,也是很慢的,从日落到日出,人才能休息过来。”
——毕淑敏
人跟人之间的沟通,无非是谁表达焦虑,谁承担焦虑。
父母是孩子生命之初最先接触的“情绪容器”,就像昨天提到的篮子,自己的石头没有倒空,便接纳不了孩子的。
父母接纳孩子的情绪的功能,以及倾听孩子情绪,辅导孩子给情绪命名、转化的过程本身就是在给孩子上最高级的“情商管理课”。孩子也在潜移默化中便习得了“心智化”的功能。
如果父母在这方面无法保持觉察和自制,ta会不自觉地逼迫孩子站在大人的角色上,去承接自己的情绪,理解自己“苦心”,被迫“亲职化”的孩子,会压抑自己的情绪,变得不善言辞,不再求助父母,也甚至在学校遇到问题也不赶反抗被霸凌。
孩子对父母的情绪天然敏感,父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好支持孩子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