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致良知线上学习第334天

致良知线上学习第334天

作者: 宁静致远_a3ea | 来源:发表于2024-07-04 17:52 被阅读0次
图片侵删

致良知线上学习第1264天印证班学习第334天《论语》学习第1877

志愿:去私欲存天理依良知而行,自省利他致良知。学习践行印证传播圣贤文化,知行合一。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叔孙武叔毁谤仲尼,自贡说没有用的,孔子是圣人,他即便有错误也会及时改过。其他有贤德的人可能是丘陵,孔子的道德高如日月,没有人可以逾越,夫子是不可毁的。圣贤代表的是真理,我们无法去颠覆。

去诽谤孔子圣贤文化,只能说明自己的能力不够,不仅伤害不到孔子,恰恰显示出来自己的不自知。

我们不要去评判圣贤和经典文化,我们不一定能领会到圣贤的智慧以及圣人当时当刻的表达。我们不一定能领会到圣贤的智慧以及圣人当时当刻的表达。只管去践行印证。当然我们也无需去评判其他人,包括所谓的我们认为做的不好的。只需在提升我们的认知上下功夫。所有一切都是关于自己的,即便是因环境因素所致,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呈现,也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还是自己做的不够好,没有能力影响的身边人因自己的改变而改变。

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话题,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的问题,别人的呈现让自己不舒服,以及所谓的别人做的不够好,不过是自己内心起心动念的呈现。记得和一位老师沟通时我们谈到境界的问题,这位老师说到,如果说对方让我们不舒服,那个点依然是在我们自己,看谁最先动了念。如果说不动念就是我们接受住了考验,反之认识到是我们自己修的还不够。不去评判、不抱怨,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练,修得如如不动之心。

每当遇到境界磨炼心志时,一次次在心中问自己,先生处于同样的境地又如何去做,如此想着,便豁然开朗。

聆听老师点评责善音频,觉察每一个当下不一样的境遇有着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是内心深处自我需求的投射。

时刻处在觉察之中,达到中庸的状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致良知线上学习第334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zxw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