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一般的翻译是这样的:给我增加几年的寿命,让我在五十岁的时候去学习《易经》,就可以没有大过错了。
还有一种翻译是这样的。孔子说:再让我年轻他几十岁,从五十岁开始学《易经》,做人就不会出现大的过错。(有人认为:孔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七十多了,所以按字面翻译成: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了我五十岁时候学易……这就有矛盾了。所以我认为翻译成年轻他几十岁比较合情合理。)
学习《易经》,知吉凶消长之理,守进退存亡之道,所以人生也就不会有大的失误。
真正自己读了《易经》之后,通过自己的反复阅读和感悟。我也觉得后一种翻译比较合乎情理。我们了解了孔子的生平之后就知道,孔子是真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他的每一个学问都是经历了时间的检验,苦难的检验。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才发现《易经》道理的深刻与正确。所以才会感慨。如果我早一点学到《易经》,特别是在50岁的时候学了《易经》,就不会走那么多的人生弯路。
这一次在新网师中听了李亚敏老师的生涯规划的课程。再回过头来回想《易经》乾卦的道理。她在人生二三十岁就悟出了“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的道理。她在入职的前几年虚心向别人请教。请教之后自己潜心钻研“乾龙勿用”。经过了自己艰苦的磨练,脱颖而出时,由于她平常的主动寻找贵人,自然就抓住了许多人生进阶的机会。有人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那么平常的虚心求教,那就是准备“利见大人”。等她自己有成就的时候,又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传授给年轻人,这就是“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的活用。听了李老师自己的经历。回想我自己的失误,又非常容易理解孔子前面那句话的感叹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