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两天周老师一篇《日改一过|爱讲道理》的文章,刺痛了我的心。他在文章中说:“我自己写作爱讲道理,自己感觉不到自己讨厌。但是我看到一些人在文章中全是枯燥的道理,感觉真是讨厌。”
我知道这是老师为点醒我而写。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修行者,在他面前谈写作的道理有点班门弄斧。
当时认为自己错误出在,道理讲得太过浅显才让老师生气。
直到写作群里某文友指出来,才恍然大悟。她说:“拜读了你最近的文章,谈点我的体会,也给你提点建议。
知道吗?读你的文字我看到了我之前的影子,那就是说教的味道很浓。我自己一直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是一位朋友帮我指出来的。还有一位朋友评价我,既有直的一面,也有圆融的一面,整体平衡。我当即明白了他话中的深意。这两位朋友都是修行人,境界比我高多了。
我的体会是,写说理文语言不要太犀利,不要有说教的味道,慎用指代词‘我们、你们、你’。我曾为此写过一篇文章――《行文慎用‘我们’》。因为我们都是业余写作者,达不到大师的境界,滥用指代词会让人觉得有说教的味道。
我们的文章面对的读者层次有高有低,对于低层次的读者来说没有什么问题,但在层次高的人看来就觉得有点可笑了。所以,尽量写自己的体会,少说一些空泛的带有说教的话。这样,我们的文章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
我的文章现在好多了,但我还是要时时保持觉察,不能让这种毛病重犯。 以上建议供你参考,不当之处见谅!️️️”
我说:“感谢你,帮我指出毛病所在。我的文章是针对普通的写作者,不是修行者,这是我给自己定的写作对象。”
她说:“但你发在简书面对的读者几千万啊,层次高的人,并非都是修行人,修行人读你的文章可以包容你,但非修行人就难说了。”
对于她这话,我很想反驳,我的文章不是人民币,不能保证人人喜欢,我只写给喜欢它的人,但我没有这样说。而是说:“好的,想收获更多的读者,要把姿态放低。感谢赐教!”
因为我明白,我的文章不考虑所有的读者,写作能力就难以提高。看来,这是我今后要改变的一个错误认识,作文要照顾到所有的读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