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那些拿命换钱的同龄人,换着换着就死了

那些拿命换钱的同龄人,换着换着就死了

作者: 生活新青年 | 来源:发表于2019-03-18 15:18 被阅读0次

比被同龄人抛弃更让人感到恐慌的

是同龄人去世...

01

18年的11月,在朋友圈突然得知一个消息,当年念书时坐在旁边的那个爱笑的女孩,因为长期熬夜,患白血病去世了。

11月初的时候,她在上班的路上晕倒了,以为是低血糖没有注意,等到身体再次出现不适时,已经确诊是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之后情况依然不乐观,11月底,她就离开了我们。

从确诊到离开,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第一次听见同龄人的死讯,心底一阵凉意。当时那一刻谈不上难过,或许在难过抵达之前,情绪更多地被讶异包围着。以前总听老人家抱怨:这人好端端地,怎么走了。那时候听这句话没什么感觉。现在同样的事发生在同龄人身上,感触才深。

二十几岁的人,怎么就走了?

她是一个画画极好的设计师,但还是要经常熬夜赶稿,活多的时候,她通宵的次数或许比她吃饭的次数还要多。

她的突然离开,让我想起了一句话:

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体,身体也会如何对待你!

02

其实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类似年轻人猝死的新闻出现在我们面前,令人痛惜不已。

2016 年 12 月,苏州一位 24 岁的工程师猝死,他平时不抽烟不喝酒,但加班是常态。

2015 年 12 月,腾讯技术研发中心语音引擎组副组长陪妻子散步时突然晕倒去世,媒体采访的知情者称,是因长期加班过劳导致。五天后他的孩子出生。

2015 年 3 月,深圳 36 岁 IT男 张斌猝死在公司租住的酒店马桶上面,当日凌晨 1 点还发出了最后一封工作邮件。

在中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超过60万,超过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

有个流传甚广的段子如是说:一家中国互联网公司招聘了一位日本研发,上班第一天他对部门同事说:“我在日本就是个加班狂,希望大家能跟上我的节奏。”一个月后,他临走时扔下一句话:“你们这样加班,是相当不人道的。”

看完,不知该是笑是哭.....

03

身边有一个朋友,91年,是做执行的,在朋友圈经常能看到他全国各地到处飞,前段时间他突然消失了1个月,等到再出现的时候,告诉大家,他辞职了。

那一个月,他都是在医院度过的。

工作时间的他经常三餐不定,什么时候想起来了,什么时候吃...胃病什么的早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事情了,直到前段时间,实在痛得受不了了,他才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可能是「胃癌」。那一刻他才意识到,原来身体早就在向他抗议了。

还好最后的检查结果并不是胃癌,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和休养,他已经恢复过来了。

在微信群里面,他用自己的血泪经验告诫我们,为了短期利益拿命换钱,不划算。

那些随心所欲的年轻人,鸡汤说一百遍,什么不要熬夜,不要乱吃东西,都是假的,没用,只有生过一场病之后,就都懂了。从这个角度来说,「疾病」是最好的鸡汤!

04

英国科学家贝弗里奇说:疲劳过度的人是在追逐死亡。睡得少,你不会比别人拥有更多清醒的时间,反而会让你死的更早。

因长期熬夜,罹患肝癌的记者王雅珊,死前在微博高呼:别熬夜,我就是例子!

生活中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大家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累”。觉得越来越累,越来越不堪重负,直到再也扛不下去,倒了。

幸运的,生了一场重病,渐渐意识到生命里曾经忽视的东西那么重要:健康的身心,陪伴在身旁的家人...

不幸的,连反思机会都没有,只好下辈子再来。

曾经有些鸡汤导师爱忽悠年轻人,说成功人士都不爱睡觉不爱吃饭,把时间都花在工作上。什么每天只睡 4 个小时,那真的是在害人。不可否认有的人就是能每天只睡 4 个小时,还元气满满,但那是极少数。这个睡眠时间,不是大部分人能接受的。有的人拼一拼,也许就过去了。但有的人拼一拼,可能就拼死了。

要摧毁一个年轻人实在非常容易,你以为你能顶得住,但生老病死,早已离你很近。

当你感觉疲惫不堪,年纪轻轻就不想动,或者生病了,你可知道,其实是身心发出了一种生命的邀请,在身体真的累倒之前,其实我们有很多次机会可以自己做选择,何苦要等到“不得不”的时候,再费力呢?

拿命换钱的我们,也该学会偶尔放慢脚步。别等被病痛教训,才知道老实。

亲近自然、不熬夜、适度运动、合理膳食、多陪伴家人和朋友...来人间一趟,你该健健康康地享受生命的美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拿命换钱的同龄人,换着换着就死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aav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