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城市故事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成长励志
那些拿命换钱的年轻人,生或死其实没什么所谓

那些拿命换钱的年轻人,生或死其实没什么所谓

作者: 茜羽 | 来源:发表于2017-09-22 00:23 被阅读3839次

昨天,朋友圈看到有人在转《那些拿命换钱的年轻人,换着换着就死了》这篇文。还未点开,我就能想象到文中大概会出现“创业、猝死、养生、健身、熬夜”等内容,阅读后确实与我想象相差不远。

漂泊在“北、上、广、深、杭”的年轻人,加班、熬夜大概是常态。然而与作者或作者笔下那些意识到健康危机开始端起保温杯、定期健身房的“年轻人”不同。大多数奋斗在这些地方底层的青年人:是没有“惜命”意愿(意识)的

今天,你问大多数异乡来京的年轻人,为什么会选择离开父母身边独自闯荡。在各种“攻略、秘籍、鸡汤、教程”的洗礼下,年轻人们已经可以对答如流的去谈理想、谈机会、谈梦想和自己几个亿的项目。

但内心深处,又有几个不是被“钱”逼的?被“穷”逼的?

也许在有些人眼中,和那些边远山区、战争废墟中饥饿、贫穷的人们相比,这些年轻人的困窘真的算不得什么。

但你这么比,我觉得不行。

我母亲就是那种喜欢“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此处意味:和比自己好的也比和自己不好的也比,与原词意有出入)的人。

她习惯去分享那些苦难人们的信息,去表达自家还很不错。又不停的告诉我家中的不如意,我父亲又住院了,又病危了,家中的房子要动迁了,她工作的不称心... ...

即使实际上我并没有过于拮据,但对“穷”的恐惧,却随着在她身边成长的岁月与日俱增。

中考那年,我母亲就说考不上重点中学比较便宜的入取线,家中就没钱让我读高中(我的家乡是个三线城市而非村县,不读高中是很稀罕的事)虽然童年中也有过对某些物品的渴望,但这一刻“钱”成了我的恐惧。

高考那年,我父亲第一次病危入院,高考前我要请假去医院陪护,母亲说考不上一二本比较便宜的就去念专科吧。就像病房里大夫说扎不起进口药就用生命盐水维持强活一天算一天一样。“钱”和命,命运都是对等的。

大学毕业后,毫无意外的,我没有读研。

与别的无关,我对“挣钱”有一种偏执。

和大多数在北京的青年一样,我的下班时间在22:00左右的日子要占了全年大部分时间。没有双休,不敢说:不行、不会、不好、不能、不想、不可以。

很多次在地铁上头晕目眩,回到出租屋吐得昏天黑地,第二天还要带着微笑,打着鸡血去:好的!没问题!可以的!马上就好!

站在凌晨的办公室窗边、被卡在深夜的电梯中,错过末班的地铁......

很多次都想也许就这样死掉就好了,我太累了。

更不需提身体各处疼痛,吃着进口止疼片、贴着膏药、擦着止痛药膏安慰自己挺一挺就过去了。我既没钱看病,也没时间。但是,与其说我在拿命换钱,不如说也许我就这样死了就好了,我太累了。


我想,那些开始注意自己“在拿命换钱”的青年,大概是换到钱了的。那些曾经的PHP、JAVA,之前的iOS、Android,现在的算法、控制工程师们、产品经理或其他什么的,换到钱了,就开始担心钱没花了,人没了。那些投资人、各种O们,换到钱了,就开始担心钱没生出更多的钱,人没了。

然鹅,大多数用命换钱的青年,一条贱命五斗米。没来得及去思考:活着多美好。

他们只想:无痛的死去和睡觉。

就像那些锦簇的玉兰,过了花期便塌败一地。那些曾经用生命妆点那一座座城市的年轻生命,死后却不曾拥有自己的一座荒坟。

他们大概无暇顾及自己埋骨何方,也许和我一样,在每一次感觉自己濒死前,都在算计:自己的父母是否能拿到微薄的赔偿。


* 无授权,勿转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拿命换钱的年轻人,生或死其实没什么所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krx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