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9点钟,手机的电话铃声突然响了,接听电话,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声音传来:“乔老师,您在家吗?”我说:“在家。”他说:“我一会到您家里去。”听得出,这是曈昕。
他领着媳妇儿来了,还带着两箱礼品。我说,你这孩子,到我这儿来,还带礼品,我家里什么都不缺。坐定,他缓缓地说了一句话:“我要走了。”我吃了一惊:“到那儿去?”“山东。”
2014年8月,时任邯郸电台《清晨热线》节目总监刘云盛邀我再次“出山”,以64岁的年龄重返老岗位。刘云是我退休前的同亊,中国金话筒奖获得者,有着很高的声音天赋,我与黛梅退休后,她接过了《清晨热线》的接力棒,节目的老传统得以传承。我已年逾花甲,还能“卖把子老力气”,胜任直播节目的主持播音,重新迈开脚步,再走冀南大地的山山水水采访到基层吗?刘云的信赖,让我鼓足勇气,重回工作了16年的老岗位。
这里,除刘云与文清之外,基本上都是年轻而又陌生的面孔。好在,我这个人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秉性又比较率真,更不会摆什么谱,很快与这几位走出大学校门不久的年轻人打成一片,什么“代沟”,什么“论资排辈”,似乎都不存在,工作紧张,倒业气氛轻松,其乐融融。
年轻人天真活泼,充满朝气,给《清晨热线》带来一股清新的风。这其中,有一位小伙子,他的播音用名叫“瞳昕”,毕业于重庆大学播音主持专业,他瘦瘦的身架,大大的眼睛,总爱穿一身整洁的西装,雪白的衬衣领子一尘不染,文文静静,说话还带有一丝腼腆。有人说,人与人相遇,是前世的缘份,初次相见,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个年轻人,感觉像是年轻时的自己。
在返聘回台的两年里,他多次跟我一起外出采访,进一步熟识了他。2016年7月,夏日炎炎,为落实一位农民听众反映的问题,我们到一个半山区采访,天气酷热,一口水都喝不上,汗水湿透衣衫,我还怕这位从小生活在城市,从家门走向校门,大学毕业后刚走向新闻工作岗位,父亲是一家大医院领导干部的公子哥儿吃不了这种苦,心想:人家孩子不能跟我比,我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上过山下过乡,曾在工厂干过十六年铸工,风风雨雨都经历过,本人秉性粗犷,人家能吃这种苦吗?看着他汗珠直掉,不停地擦汗,柔情顿生。但他不吭不腔,在丘陵小村的街巷间、山路上紧紧跟着我,不说渴、不喊累,深深感动着我这个新闻老兵!我有一个倔脾气,,为解决农民的难点问题,不弄个水落石出决不停止。那个村的村干部私报瞒报国家补贴,面对新闻调查百般操作,使一手资料难以获得。在难题面前,瞳昕的表现让我感到惊奇——他以当代青年人少有的成熟与老练帮我化解了不少难题,比如采访当事人,再与村干部对账,比如一次采访后二次“杀回马枪”……更让我想笑的是,那位村干部看我不好“对付”,意图在他那儿找到“缺口”,而他却幽幽地告诉那位村干部:“你找我们老大说!”我不禁笑出声来——他把年轻人的习惯语用到这个地方!巧妙地把球踢回对方。
2016年8月15日,因听众反映一个居民区开发商的问题,他与我一起到那个社区,开发商阻挠调查,并数次出言威胁,一时气氛紧张,而他不急不躁,与我一起沉着应对,那种沉稳,那种坦然,使我看出,这是一名调查记者必备的良好素质,也使我更加看重这位年轻人。
返聘回电台的两年时间,在梨乡魏县,在邯郸西北的绵绵丘陵间,在邯郸市内的大街小巷,他曾与我,迈开脚步走一基层,我们这一老一少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后来因种种原因他离开新闻岗位,到一家公司做管理工作,因工作出色,被山东一家公司挖走。
一只年轻的鹰起飞了!离开四年,他变得更加成熟。临走之际,他带着媳妇向我告别,这孩子重情重义,我也忍不住要掉泪,看着他渐渐远去的身影,我默默地祝福:到一个新的地方,开辟一个新的天地,与媳妇、女儿生活幸福,亊业有成,就像一只年轻的雄鹰,展翅高飞,翱翔蓝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