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娜拉摆脱玩偶地位的自我觉醒及对男权为中心的传统观念的反叛,无疑是追求个性解放的表现。同样的,《伤逝》这部电影也讲述了女性企图从封建思想牢笼挣脱后的一系列过程,其当得上娜拉出走后的场景补充。可这样只一味追求个性解放、恋爱自由,而不懂要不断树立自身的新目标、做独立的自己,终究还是会落得一个悲哀的结局。电影开头以涓生书写带着悔恨与悲哀的手记将观众带入他与子君的故事里,整个通过回忆与幻想还原。那时的五四新女性子君极力摆脱封建旧家庭的束缚,毅然决然地与知识青年涓生恋爱建立起属于两人的小家庭。可当子君得到爱情后就如同已达到人生目标一般安于现状,没有新的追求,安于当一个家庭主妇从而在生活的琐碎中变得怯弱、依赖。而涓生将子君困于小家庭中却开始不满她的碌碌无为,甚至将其视作自己的累赘,认为放手才能实现各自的新生。就这样他抛弃了子君,让子君面对无爱的世间选择了自杀,而他也终将在悔恨与悲哀中度日。电影将涓生的手记呈现在人们眼前,其中他的回忆与幻想一一诉说着两人的爱情,穿插者一幕幕两人生活的景象,开始有多么甜蜜美好,结局就有多么悲凉沉郁。生活从来都不是谁依赖谁,只有在人生道路上不停地,完成每一步路程,才算得上成长与自我。我在想如果子君不那么偏激与个性的解放,慢慢强大自己,改变自己,也许也能找到新的出路,获得自己想要的新生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