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古时候有一位医圣,那几乎大人小孩没有不知道的。都知道他医术通神,救的人都得成千成万地数,称它为药王,就连他的徒子徒孙也都是朝野闻名的国医圣手。老百姓把他称为活神仙。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18014/8975d05aa1770ba0.png)
谁想这位活神仙一百岁时却得了痉挛性斜颈,自己根据病情开了几服药,煎好喝了,没见效。老伴挺着急,就劝他:“当家的,俗话说医不自治,你自己开药既没多大动静,何不找别人看看呢?”
药王心里话:老百姓都尊称我为药王,普天下的名医差不多都是我教出来的,谁能给我治病啊?心里这么想,嘴里可就嘟哝出来了:“找人治病,找谁啊”看来无论什么行当,技艺达到绝顶的人,都是非常寂寞的。
药王奶奶一听孙思邈的话口活动了,赶紧接了话茬:“找谁?找你的弟子啊!你不常说么,师不必贤于弟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么。”
药王一听,也是。自己的学生最小的也有五六十岁了,行医这么多年,救了不少人,各有不少看家的本事,倒不妨试试。他点了点头,有气无力地说:“好吧!”
药王奶奶得着老头子这句话,赶紧打发家人去叫自己的徒弟。徒弟们一听说老师病了,再忙也得把事撂下啊!
周围府县的徒弟也是急火火地朝这儿赶,陆陆续续到了不少。一时间,黑胡子的、白胡子的、黑头发的、花白头发的、白头发的,可以说是济济一堂。
徒弟们见过师娘,问起师父的情况,药王奶奶倒是嘎崩响脆,说:“你们的师父病了,自己开了几服药也没治好。特意让我把你们几位叫来给他看看。”
徒弟们一听,立刻到卧室里去见师傅。大师兄打头,后边的自动挨个,排着队进了屋,给师父请了安。大师兄就坐在病床前开始给师父诊脉,接着二师兄,三师兄……按着次序一个个来。别看这些人在当地都人五人六的,让人当活神仙供着,可在师父面前,却一个个战战兢兢,连大气都不敢出。
大家伙儿诊完脉,就退出了卧室,到书房里去斟酌处方。也别说,药王这些徒弟是真有本事,一致认为师父的病是由风寒引起,气郁不舒、思虑过度,导致颈部肌肉僵硬。大家你说一味药,我说一味药,连剂量大小也斟酌再三,最后,由大师兄执笔,开出方子,去征求师父意见。
药王看了看处方,点了点头:“好吧!”大师兄恭恭敬敬地退了出来,抹了一把汗,这才叫人去照方抓药。药王爷连吃了三剂,结果病不但没有起色,反而连饭也不想吃了。气得药王奶奶把徒弟们都赶跑了,药王觉得没有了指望,往床上一躺,就等驾鹤仙去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18014/ee8de6f01ebf303c.jpg)
一天,药王门口来了一个游方郎中,挽着牛心发纂,穿得破衣拉撒,腰里系着一条草绳子,手里摇着串铃,哗铃铃,哗铃铃的,在药王门口走来走去,大声吆喝:“专治各种疑难病症,起死回生,药到病除,神仙一把抓!”
开始时,也没人理他,你嚷你的。可是这个游方郎中,认准这块地方了,哗铃铃,哗铃铃,连摇带喊的。看门的可不吃味了,出来挡住了这位先生。
药王奶奶听见门口吵吵嚷嚷,不知出了啥事儿,赶紧打发丫环来问,看门的气囔囔地把情况说了。丫环回去一学说,药王奶奶点点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说不准是个不露相的真人。明天他来了,就说我有请。”药王奶奶赶忙吩咐:“有请先生。”
一会儿工夫,游方郎中踢塌踢塌进来了。药王奶奶还真没敢小看这位先生,赶忙请先生坐下,接着把药王的病情简单地跟先生说了说,那先生呵呵一笑:“不妨事,不妨事,我保他无忧。”
结果这位游方郎中号脉,看病情,然后大笔一挥开出了一副药方,告诉药王奶奶去抓药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18014/8c693c26aae48cca.jpg)
结果服用了不到2个疗程,药王的颈部肌肉就感觉舒缓多了,后来又持续服用了一段时间,结果竟然康复了,药王不得不佩服这个郎中,所以将这个方子传于后世,天津昌盛中医专家组潜心研究几十年、查阅大量的资料研究出痉挛性斜颈的克星,昌盛扶正灵汤采用几十种珍贵中药材,纯中药配伍的汤剂,配方独特,成分天然,效果显著,真正做到无副作用,标本兼治的效果,以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开窍通络,熄风止痉挛,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