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三女订婚(一)
腊爨(cuan)一家还沉浸在二女儿喜得贵子的喜悦中,就迎来了一九八六年的元旦。
元旦放假时,三女儿碧英告诉父母男朋友家春节准备给他们订婚。
举科问碧英:“想好了?不后悔?”
“爸爸,您不满意吗?”碧英歪着头笑眯眯地看着父亲。
“有两点不是很称心,一是比你小,二是脖子短。”举科靠在床头上,严肃地对女儿说。
“他比我小一岁,在开始谈恋爱的时候,我就明确告诉他了,他说就想找一个比他大的;爸爸,脖子短的人有什么问题?”碧英坐在床前的长凳子上,也一本正经地问父亲。
“脖子短的人,比较暮道,不开朗。”举科进一步给女儿解释。
碧英在心里还是认可了父亲的话,她与汪清谈了两年,汪清确实性格不开朗,有时还会耍个脾气。
大儿子康民告诫妹妹:“汪清学的是核专业,不会分到大城市,有可能在山区。你学的是用电管理,肯定分到供电局,最差也会在县城。以后两地分居,你做好思想准备没有?”
被恋爱冲昏了头的碧英,没有理解大哥的好心,竟然怼过去:“钻山洞我也愿意。”
“好了,好了,你自己有思想准备就好,将来和我一样,独自带小孩,可不要哭就行。”大女儿碧霞也给妹妹打预防针。
“汪清是个不错的小伙子,学问高,比咱家人都有文化,我还是看好他的。碧英,当然爸爸、大哥、大姐都是为你好,希望你能找到一个如意郎君。”妈妈疼爱的对女儿说。
“当然,人无完人,品行端正最重要,汪清总的说来人比较诚实,是个好孩子。婚姻是要好好经营的,爸爸希望你能幸福。”举科语重心长地对女儿再次强调。
碧英回想与汪清的交往,上高中三年虽在一个班,都是以学习为重,每个人的性格没有充分表露出来;加之,男、女学生交往只局限于课堂上、体育课上,对汪清还真不是很了解,只知道他学习好,家庭情况一概不知。
高中毕业后,各自进入高校学习,虽然谈了两年,基本是鸿雁传书,假期也是有限的接触。碧英感激汪清作为一名清华学生,丝毫没有骄傲自大,竟然一无既往地对自己好,所以也就不嫌汪清家里不如自己家境好。
汪清的父亲在年前亲自拜访了碧英的父母,将家里情况做了详细介绍。汪清的奶奶还在,且身体硬朗。汪清的父亲弟兄三人,都在农村,且大弟没有结婚,小弟结了婚,母亲与两个弟弟在一起过日子;自己是赤脚医生,还有一个妹妹,嫁给邻村乡党,但妹夫与妹妹都在陕棉十厂工作。
汪清弟兄两个,弟弟比汪清小三岁,初中毕业,没有上学,跟着木匠师傅学做家具;有一个妹妹,还小,正上小学。
碧英家的情况,汪清早已告知父亲。
于是,两家家长约定正月初九给两个孩子订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