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弋一
![](https://img.haomeiwen.com/i6637613/678b36aa4b9f4c6d.jpg)
通往村子的路,道路两旁的树木是梵高笔下的橘黄色,天空被白云覆盖着,只在空隙里留出蓝色。天空高远着。
山下的杏花开了一树又一树,山上被凋零笼罩着。又是一个四月,小村里,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只是,北方的春天是凌冽的,有一点萧瑟。不过,当阳光洒满小村的时候,小村里也滚动着一抹温热。
在这样贫困落后,人均年收入不过一万的地方,坐落着一个不起眼的窑洞。绿色的门被缓缓打开的时候,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暗道,当地人说,这是个防空洞,可以通到山那头。
一进防空洞,山葡萄发酵的味道涌上来,片刻不适应后,葡萄腐坏发酵的味道,被人缓缓接纳着,闻久了,竟然还能嗅到甘甜。
暗道里,灯被点亮,我摸着经过战争烽火的墙壁,古老无言的防空洞,诉说着战争年代里,被压迫的人们的集体智慧。
每一个格子,都被绿色栅栏围起来,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没有贴上标签的葡萄酒。
这个葡萄酒窖,储藏着这个村庄的财富,每一瓶葡萄酒,都意味着,乡亲们在奔小康的路上,向前多走了一步。
酒窖的格子是不一样的,有的是方形的,有的是半圆形——恒定的11度,清冷地适合葡萄酒保存。
从未想过,在这样的小村子里,是别有洞天的,宛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好像只要走下去,就是另一番天地。
这样壮观的建筑,提醒我永远别低估人类的智慧,小看了地方人民的博大。生在贫困乡镇的村民们,就是在这样伟大的建筑中,走着一条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的大道。
从一颗山葡萄开始,经过整个冬天的睡眠,葡萄开始长出小芽,再过一些日子,果农们就要在这些葡萄芽中,选一个长得最好的,剩下的几个芽会被掰掉,为获得最好的收成做准备。
合作社里,收山葡萄的价格比收庄稼和玉米的钱还多,适宜栽种山葡萄的山头,葡萄架子一片又一片。人们从一串葡萄里,看到的日子和未来,是我们城里人不曾有的视角。
不是第一次到乡村来,但当我真正置身于伟大的乡村——中国革命成功的发祥地,我才明白,路遥笔下农村的广阔天地,是那样真实。
而由一串葡萄带来的水电改革、产业振兴、乡村发展,甚至到有了自己规模化、产业化的酒厂,让自己家的酒走向全国,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再走向城市老百姓的餐桌,或具备被国际看见的可能,这种质的变化,是在一个又一个环节中被缔造的。
葡萄有葡萄的传奇,人类用一道道工序,让葡萄本身的价值提了几百倍。而在我心里,若每个人,都肯通过一道道工序,努力打磨自己,人早晚也能像葡萄酒那样,成为身价百倍的草根。
如果,一辈子甘心只做一串葡萄,挂在乡野山头,即便被贩卖和交易,也不过是一串葡萄而已。但若肯经过脱胎换骨的打造,把自己整个打碎了、推翻了,让自己成为一瓶葡萄酒,那意义就大不相同了。
很喜欢这种窥探时代发展的感觉,山葡萄无言,却见证着一座乡村的发展和变迁,帮助着一个乡村里几十户农民脱贫致富、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农民过上好日子。这是葡萄的价值。
当它变成葡萄酒,被人喝下的那一瞬间,它心甘情愿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实现了自己的意义。能成为千万颗葡萄中,那颗被选中做成葡萄酒的葡萄,似乎也是一件幸运的事。
当然,葡萄的幸运,和它自己脱不开关系,因为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就要做最茁壮的芽、最饱满的果实、籽最多的果以及最好的那滴葡萄酒。
每当想到这些,觉得葡萄的一生是不容易的,或许,因为生而为人,就要更不易些。但每当想起,连葡萄都能这样努力地度过自己的一生,成为饭桌上身价百倍的葡萄酒,就在心里告诫自己:世界是不完美的,尽管我们忍受了一切苦难,成为了葡萄酒中的一滴,但我们仍只是一颗葡萄。
华丽的死去和普通的死去都是一生,重要的是,我是否已尽我所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