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时间管理的第一步,是分析自己的「自主性」:
自己的每一个工作日里,有多少时间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有多少时间是不能够自由支配的?
时间管理的基础,是「自由支配」—— 亦即你必须能自己决定:在这一段时间里,我想做些什么。
如果你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自然,任何方法对你都是没有效果的。
如何做好自主性分析呢?不妨试着做一下工作日志。每天,在中午12点、傍晚6点、睡前这三个时间点,回顾一下:
在过去的这个时间段里,我有多少时间,是可以自己支配的?
有多少时间,我必须去应对别人、跟他们沟通、被他们所占用?
不需要非常精确,大致给一个估算值即可,然后把它们分别加起来,得出两个总数。
很多支撑性、运营性的岗位,比如银行柜员、店长、客服、用户运营……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接待用户,对接其他部门,很难拥有「自己的时间」。对他们来说,可能每天工作10小时,有8个小时都在跟别人「说话」。
所以,他们非常容易感到「疲劳」—— 因为应对不同的人、不断去沟通和说话,会耗用大量的认知资源,消耗葡萄糖,制造代谢废物。
这就导致什么呢?他们下班后,会觉得精疲力尽,不想再干别的事情,只想好好休息一下。
但实际上,只有下班后的时间,才是真正属于你的时间。上班的时候,你只是系统的一部分,只是在维持和推动公司的正常运转 —— 这对你来说是没有太大成长的。
所以,如果你通过分析,发现:我的「可支配时间」非常少,大部分时间都在服务别人、支撑别人,那么,你要需要注意了。
我不是鼓动你离职,但你必须去思考: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
我能不能压缩、节省「不可支配时间」?比如,一定要跟客户沟通1个小时吗?能不能把信息更好地优化一下,节省沟通时间?
我能不能用一些自动化、规范化的东西来帮助我?比如,下达设计、开发需求时,一定要反复沟通吗?能不能事先做一个模板,让需求方按照模板填好,节省彼此的时间?
我能不能尽可能休息、恢复精力,下班之后,才能尽量抓住这些「可支配时间」,去做对我来说更有意义的事情?
我能不能跟上级确定一个目标,索要一个承诺,如果我能达到,就可以调动工作、承担更多的职责?以此来尽量缩短「被不可支配时间包围」的日子。
如果都不能,那么我会建议你尽快改变一个环境,因为你只是在出卖自己的时间,这对你来说是没有太大成长的。
简而言之:一定要想办法去压缩「不可支配时间」,增加「可支配时间」—— 这是一切的前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