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连载民国】《1931》:中华新声(7)

【连载民国】《1931》:中华新声(7)

作者: 爱讲故事的小飞鱼 | 来源:发表于2023-08-14 20:00 被阅读0次

第十三章 拌嘴鸳鸯

两人不再说话,周行止长久静默地看着她,仿佛有一个世纪那么久,周行止开口:“大太太对我和母亲都很好。我母亲是一个可悲的人,思想陈腐,行为乖张。大太太那样善待她是想要唤醒她。”

“如果她从前的选择是为了唤醒人民,那么她在我家的那些年也并不是在苦熬。她只是把目标变小,小到仅唤醒我和母亲,现在我不那么麻木腐败,她的目标也就达成了她倾尽半生去付出的目标已然达成,她的伟大并不是一场空。”

“所以……”向瑾哑然。

“所以,走下去。”周行止的语气坚定,像在阐述一个不容置喙的事实,“我和你一起走。”

徐知慧回到工位时,向瑾仍窝在她的位置上。

“蔡总编不是找你吗?”

“不去,等周行止走了再说。”

“你怎么总在躲周二爷,你们关系什么时候变得……诶,不会真成大家说得那样了吧?”

“哪样?”向瑾不看她,自顾自朝嘴里塞零嘴。

“拌嘴鸳鸯!”

“我去你的!不是要你不要再提了吗?你简直要恶心死我!”

经历了那么多事,她早忘了从前和周行止在报纸上吵架,被看客们封了个“拌嘴鸳鸯”的名号,现在提起来更觉心中隔应。

“真没有吗?”徐知慧仍不死心。

“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比那该死的政令还荒谬。”

向瑾拿白眼翻她,徐知慧只好乖乖闭嘴不再说话。就在向瑾吃完零嘴准备拍屁股走人时,一道清洌洌了声音拦住了她:“向小姐,蔡总编找你。”

向瑾想不通蔡戎清什么时候变得如此不通人意了?

他往常生怕自己和周行止碰在一起,最近却是想尽了法子让他俩遇上。

前天是让她给周行止送报纸,昨天在办公室,向瑾本来要走,他又让她坐下同他们一起闲话。

今天更是一反常态,竟然劳烦二爷喊她去办公室。她没理由不去,只好跟上。

蔡戎清仍旧坐在书桌后喝茶,见他二人进来微微挑眉,笑道:“周二爷今天颇有闲情,竟然不急着回家了?”

周行止不说话,气定神闲拉了椅子在向瑾身边坐下。

向瑾双腿蹬地,连人带椅子平行移开,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周行止起立,搬上椅子又在她身边坐下,向瑾怒目瞪他。

“得了,我没空看你俩打情骂俏。向瑾,找你是想麻烦你写一篇稿子。”

向瑾应下了安排,临走时问候蔡戎清。

“轰炸那天你没伤到哪吧?”

“还好,皮外伤。”

“要不我抽时间陪您去医院检查一下?”

蔡戎清不明所以:“检查什么?我挺好的。”

“眼科,或者脑科?”

蔡戎清无语撇嘴,周行止在一旁笑出了声。

立夏将至,比暑气更让人心躁动的是人们翘首以盼的一纸文书——《淞沪停战协议》。

五月五日协议签订的消息传来,报社连夜命人撰稿发布讯息。尽管战争终止,但向瑾知道,中国的危难才刚刚到来。

第十四章 败绩

城内大大小小的抗日运动被政府武力镇压,十九路军紧急调离上海,更多的中国军队向内陆收拢,将沿海地区暴露在帝国势力之下。

“蔡将军他们……要离开了吗?”

“这就走了?留得东北上海这一滩浆糊,他们就这样撤走了?。”

“他一个军长决定得了什么?蒋公从前不是说‘攘外必先安内’呢!”

“行了行了,该说不该说的都少说,各自去做自己的事。”

蔡戎清在扶梯上朝向瑾招了招手,向瑾放下笔从工位上起身。

其他人也识趣地挪开凳子忙自己的事,向瑾顺利从人群中挤出来一个箭步蹿上了楼。

“蔡总编,您想好了?”

“泉州的许先生和我是忘年交,我正好有一封信麻烦你顺便带给他。”

“泉州?”

“嗯,听说蒋将军要被调往闽南了。你要的一手资料,正好自己去跟进。”

“嘿嘿,得嘞!”

向瑾十九岁离家来到上海,就是为了离变革、离战争近一些、更近一些。

那个时候大家常说起虹口码头有多繁华多富裕,说法租界鳞次栉比的欧洲巨厦,还有远近闻名的百老汇和大世界。

那些向瑾从来不在乎,只是激动于激烈的国际商贸冲突和权利斗争。

其实倘若她再晚出生一个世纪就该知道,她的家乡南昌也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圣地。

不过那时的她不在乎也不留意,一心奔向上海。

现在听闻十九路军撤离上海,她也一定要循着这一支民心所向的队伍的脚步前进。

徐知慧听说她要去福建心里直打鼓:“你一个人去那里啊,多危险呢。”

“不要紧,我是伟大的女战士!从不因为危险退缩,也不因为孤独而怯懦!”向瑾一只脚踩在凳子上,张开双臂昂头高喊。

就在她陷入自我陶醉时,一只大手在她头顶轻轻揉了一把,随即有人道:“又去哪里?一个人走南闯北呢?”

“呀,周二爷。”徐知慧看着他露出神秘的笑容。

“别碰我,”向瑾一把拍下头上的手,又补充道,“有事说事。”

“说好了和你一起走,你要去哪?我陪你。”

“我去福建,不用你陪。”

结局自然是周行止和向瑾一起到了泉州。

向瑾:“……”你究竟来做什么。

“走吧,我来陪你找许先生。”

蔡戎清给他们的地址在惠安县某村落,因为时间久远具体位置不可知。

五月底,周行止带着向瑾在屿头村暂住下来。

战争年月里,阴沉天色下的屿头村显得更加破落、悲凄。

走在乡道上,时不时能看见年迈的老人坐在院子前,用一双或一只雾蒙蒙的眼睛四处巡视,似乎下一刻就会看到不愿看到的场景。

偶尔有孩子成群结队从房屋院落后跑出,旧衣垢面,嬉笑打闹。却让屿头村更显静谧。

临近傍晚,有几滴雨落下,周行止和向瑾在一位妇人家住下。

妇人丈夫姓蓝,几年前参与惠安暴动被捕,牺牲于县城马山,留下妻子一个人抚养儿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连载民国】《1931》:中华新声(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agq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