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个热议且我认为值得一说的话题,那就是日本核污水排海。
经常关注我的朋友会发现,我并不是那种是个热门话题就一定得蹭热度的人,
比如有些热议的问题,很明显是故意制造一个坑,只要有人看热闹,就有人往里跳的那种,
所以,这种热议的话题我通常带着一笑而过的心态去看。
我之所以要说核污水问题,是因为这个问题并不是那种带节奏的,有人看就有人跳这么简单的事情,因为这个问题确确实实跟所有人有关,也确确实实是正在发生,也会影响很多人,很多家庭的问题,
而且这个问题在现阶段最值得说的一点并不是问题本身,而是问题所带来了一系列影响,
尤其是舆论影响。
首先从最基本的底层逻辑来谈这个事情,我认为有两点值得说,第一就是我国外交部提出了一个官方概念,那就是“如果日本认为核污水没问题为什么不自己喝”第二关于这件事我也咨询了在日工作的几个朋友,从他们观察过的日本民间的态度来看,大多数人的沉默背后其实是一种明确的反对表现,这种事情不是老师上课举手提问,不举手的人并不等于不想回答问题,而是有些问题“没法回答”。
所以从这两方面来看,我们不难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那就是排放核污水确实是不对的。
但是我现在已经看到了有些媒体和个人正在以他们的方式来反对这种观点,并且他们的观点总有各种我们曾经见过的痕迹。
举几个例子:
在谈及危害老人健康的时候,他们会说:“老人不生这个病也会生别的病,不可能人人都长寿的。”
用转移话题的方式来扭曲问题本身,他们会说:“吃烧烤还容易致癌,也没说大家都不吃了嘛。”
还有就是典型的“大家都一样”论,他们会说:“反正到最后大家都得完,现在说这些话没有意义。”
最后就是强调各种“不容易”,他们又会说:“餐馆老板卖不出去海鲜了怎么办,他们很可怜的。”这个时候再配几个哭唧唧的短视频,效果更好了。
其实这几个例子说来说去都是在绕开问题本身去谈所谓“必须接受的结果”,但事实上稍有分析能力的朋友会发现,总会有些事情是可以通过清醒的认知来改善问题所带来的影响。
这就比如我之前说过关于交通安全的例子,过马路看来往车辆,确实能够降低车祸风险,而不是说“因为人总有一天要离开这个世界,所以怎么离开无所谓”用这样的论调来淡化自我保护的意义。
这听起来是一个很矛盾但也很微妙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总有些人要刻意去淡化一些威胁普通人生存的问题呢?
其实这里面大概分为这么两种人,第一种人就是真收钱的,我之前跟朋友们说过,我本人就是干传媒舆情行业的,对于这种人的了解,我以我能说的话来讲就是,他们是做生意,不是跟别人讨论事实的,
纵观这几年那些社会问题的倾向性变化,其实很多细微之处都会看出有些人把搅弄是非当成是工作,把挑唆对抗当成是业绩,所以我希望看我内容的朋友们也多注意一些,他们的心态就不是来交流问题的,而是制造问题的。
那么第二种人就是情绪输出,简单来讲就是老话说的那种“恨人有笑人无”,还有就是通过一些看似言之凿凿的话语来强调“我比你懂”以获得这种多少有些莫名其妙的满足感,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纯粹的负面情绪释放,把互联网当成是自己的情绪垃圾桶,他们知道他们说的话是错的,他们知道他们的观点并不客观,但是他们就要说,就是要恶心所有人。
再举个可能很多玩手机游戏的朋友都能体会的例子,有些团队对抗类游戏,有时候你的队友故意输,他们这种心态就是我上面所说的这种情况。
其实很多大是大非的问题,越是跟着舆论走,越会觉得所谓大是大非之间,对也可以理解为错的,错也可以洗成是对的。
所以现在有很多朋友看明白了这套东西,也意识到很多看似讨论的沟通其实是“各怀鬼胎”,也正因如此,有些话就不说了,有些想法也就不会抱着讨论的想法去沟通,去交流了。
因为你真的不知道那些没有底线的人,会怎样搅乱你的想法,会怎样恶心你的情绪,也许后来的你知道了,但你也开始明白,
如果有些东西本来就是脏的,
离得远点,并不仅仅是嫌弃,
而是“我非败类”的最好表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