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601149/39236d745da59205.jpg)
下课结束,我在收电脑,学生鱼贯而出。一个男生走过来:老师,视频最多可以录多久?我估计15分钟都不够。
我说:系统提示1G以内。
学生把他的笔记本在我眼前一闪而过:我写了很多,还有很多没有写。
我说:课后作业,给你们留了足够的时间,慢慢来。
学生转身准备离开,又回头说:老师,你保证每个视频会看到最后吗?
我心里顿了一下,400多学生,有点难回答。
学生看我犹豫,说:毕竟只是一次作业。然后混在人群,走到门口。
我突然喊住他:同学,你等等,你是否有重要的事情想和我分享?
于是,学生走了回来,把手上的电脑放在脚边,开始讲他的故事,一个小时。
从小学开始,就遭受校园霸凌,一群人合起来欺负他。他没有想到要离开他们,因为离开他们,自己就更孤独了。到了初中,换了学校,不知怎的,又一群人欺负他,他反抗过,被打在地,额头破了流血,牙齿磕到地上,门牙两颗都断了一角。他继续还是离不开他们。到了高中,只跟一个同学相熟,跟他讲起过之前的事情,后来又有几个人合起来欺负他,让他买游戏币,他没办法,省吃俭用,甚至偷家里的钱,给他。后来,那个同学被学校查到。他不明白的是,老师不由分说,让他站在讲台上,所有的人都看自己:这是我的耻辱时刻。
讲述的过程,很顺畅很流利,他说:我脑海中无数次复述这个过程,就像刚才一样,不卡壳。
他的眼睛一直眯着,躲闪,就像从来都没有睁开过。
他说那个时候自己就是他们团体的一条狗,而不是一个人。小学的时候曾经坐在学校的楼梯上哭,眼泪流出来,没有人看到,也没有人关心。现在好像经常眼泪就在眼眶里。
妈妈从早上7点多出去工厂打工,回来就晚上10点了;爸爸晚上会早点儿回家,但是也没有什么话,从来没有关心过他。有个姐姐大10岁,也很内向,也是各自各在自己房间,感觉自己从来就是独生子女。
他说我现在一个人,最恶心别人跟我一边走一边说。我不想打搅别人,也不想别人打搅我。特别不想和别人一起出去吃饭之类的,但别人找我帮忙,我还是很乐意的。
我说这么艰难,这个过程好辛苦,你是怎么挺过来的?你是怎么应对的?有没有某个人支持到你?
他想起来初中有个老师,说他数学很好,让他不要骄傲。因为那个时候,数学他都冲段里第一第二。这个老师教会了他一句话,他不知道是要感谢他还是要恨他,这句话是:什么事情都要往坏处想。这让他很悲观,不快乐。但是,那个时候,有个老师看到他数学好,跟他会聊天,他还是开心的,尽管只有一年。
谈过一个网友,表白过两个女士,都被拒绝。这个网友分分合合(日子记的很清楚),现在就当是兄妹关系,有个人能说说话,总是好的。
自己做游戏直播,还有很多粉丝。那些粉丝听他的经历,评价是:你已经够悲惨的。
我说:这些经历,你发现自己和一般人不一样的特质是什么?这些经验对你今天来讲,有什么意义?
他说他感谢过去的这段经历,真的不恨自己,也许是被欺负惯了,很多事情都不怕了。现实生活中不交往,网上有自己的粉丝。
……
今天没有干预太多。更多的是听他讲他的故事,从被欺凌的故事里,找到两个自己的重要他人,对他有积极影响的人,然后让他觉察:并不是人人都要热情交往,暂时选择安静一个人,没有错。只要自己不难受,不憋屈。如果自己想交往了,可以做点什么?
其实他已经很努力在这样的环境下,积极调整,发展新技能,只是目前没有被自己发现和认同。
我说可以结合课程每一次讲的主题,觉察一下自己的情况,可以小调整,不着急。
……
说我自己的改变:
最早的时候,听学生讲他们的故事,会被带入,跟着他们的情绪走;
第二阶段,很想帮助他们,告诉他们可以这样,或者可以那样。
第三阶段,能觉察到他们的诉求动机,一点就破,好想让他们也一样看到自己的问题。
第四阶段,听,再听,再听。不解读,不推测,引导他们如何解读自己故事,听他们的合理化策略。
第五阶段,不主观刻意引导,耐心,再耐心,听多一点,更贴近他一点。真诚、好奇与开放。学生就悲观,就偏激,也没问题。不要去听我希望听到的东西,尽量避免他们为迎合而特地做的改变。谈话的效果有可能在谈话后发生,不是即刻要他显性呈现。我们避免自身身份权威等一些非中立因素给他们带去影响。
我是丁若木,相信叙事的力量。
坚持叙说1109天,坚持锻炼1105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