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立秋,早上六点半出门,想感受一下立秋秋天的感觉。下楼,穿过天府社创中心,就是麻石烟云的运动器械场地了,这时运动的人不多。
以前喜欢在沙河边行走,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了麻石烟云运动器械处运动。当运动结束后器械会自动播报运动了多少分钟,热量消耗了多少千卡,原来要有一定的运动量,才能消耗热量,减轻体重。
于是,就去锻炼双脚双腿的器械上运动。 随着脚的左右摆动,人像行走在空中。 树上不仅有一阵仅是一阵的蝉鸣,还有清脆的鸟叫声。随着鸟叫声,原来是几只麻雀从树上来到了草地上,快乐的叽叽喳喳的蹦跳。
然后又来到另一处,像骑自行车的运动骑街上一边骑行,一边听麦家陪你读书。
麦家陪你读书这周共读的是第363本书,阿根廷作家胡利奥.科塔萨尔的小说集《南方高速》。
今天是麦家陪你读书的第2579天,共读的是小说《妈妈的来信》。
这个故事展现了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深厚情感和相互理解。母亲在信中分享了对孩子的担忧、期望和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孩子成长的自豪和对于未来的担忧。通过这些信件,我们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母爱的伟大,以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选择。
立秋了,天依然很热,行走在沙河边,感受着晨练的人们来来往往的运动热情。不远处的火车景点像是温暖的驿站。
立秋了,想着今天一定要在青少年专委会的官微群里分享一下立秋节气,让会员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为他们的写作内容,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回家以后,在青少年专委会分享了立秋的文字: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这是唐朝刘言史的诗句《立秋》。
云朵漂移的天空收起了夏天的景色,草木的枝叶随风摇动,响起了秋天的声音。
今天立秋,又一年的夏季因二十四节气立秋的到来成为了过去,立秋,表示秋季的开始,禾谷开始成熟,收获的季节到了,人生中的收获也是对逝去日子的回眸。
立秋,不是夏尾,却是秋首。才感盛夏,忽而立秋,时光的匆匆总是令我们猝不及防,。
今天虽然是立秋日,却依然是三伏天,炎炎暑光如同用火熏蒸。但是,我们眼中看到的仿佛是:“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秋天除了气温的变化,更多的是色彩缤纷景色,以及农作物的丰收。
在中国的立秋节气里,还有不少的民间习俗:如:贴秋膘:立秋时节多吃些肉食,弥补夏季因食欲不振而导致的身体亏空,提高免疫力;啃秋:在立秋时,吃西瓜、甜瓜等瓜果,"咬住"秋天的凉爽;晒秋:立秋时,晾晒农物和食品等,展示丰收的喜悦,祈求秋天有好的收成;吃饺子:立秋时吃饺子,意味着通过吃饺子补充营养,身体更强壮;食秋桃:立秋时,吃秋桃,吃完后把桃核留下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免除一年的瘟疫;喝立秋水:立秋时,全家老小会各饮一杯水,可以消除暑气,保持身体健康。
这些既有趣,又丰富多彩的立秋文化,承载着华夏的传统文脉,总有一种习俗会是你家延续的习俗。
立秋了,在季节的流转中,感受秋意绵长,让生命在硕果累累的金秋绽放精彩!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成都立秋后,第一场秋雨是在今天下午下的。纷纷扬扬,不少人撑伞走过,秋雨多少也带来了一丝新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