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去电子科大拜访了一位老教授,已年逾六十,花白头发,很有仙骨。
老教授幽默风趣,观点独到,意见一针见血。很难得的思想启蒙老师,令我这个年轻人尤为佩服。
聊着聊着,很快午餐时间就到了。
1 餐厅点餐
导师提出和老教授一起吃个便餐。于是就来到一楼的餐厅。
餐厅里的人不是很多,但是看得出来,这里应该是电子科大有宴请仪式的重要场所。
餐厅敞亮而整洁,格调也很好。服务员礼貌而周到,提醒我们周三有免费的红糖方糕可以赠送。
菜单拿过来了,导师照顾到老教授的口味,想请老教授点餐。
老教授接过菜单,左看右看了一会,最后还是把菜单又交给了我。
他慈祥地笑着说:“依着你们年轻人的口味,我随意就行。”
看着两位老师都没点菜的意愿,我只有自告奋勇了:“那我就来点吧。您两位有什么忌口的吗?”
老教授呵呵笑起来:“没有,尽管点,但是足够就行,不要浪费了。”
“行的。”回答完老教授的话,我就快速浏览了一遍菜单。
然后向旁边的服务生问道:“请问,你有没有特色的菜可以给我们推荐一下?”
服务生应答很快,指了几个菜品给我。
我和她很快便配了一桌菜,最后我还不忘问了一下:“这些菜不多吧?我们三个人吃会不会吃不完?”
服务生看起来对菜的量比较模糊,说道:“那先给各位上菜,如果您这边觉得多了,后面的就不给您上。可以吗?”
我答道:“也行的哈。”
这桌菜,我点了两个凉菜(卤牛肉和口水鸡),一份腰果虾仁,一份特色排骨,还有一个茄子煲。
(为什么没有点汤呢。因为大家一上午都在茶坊,喝了很多水。我暗自揣度,大家应该都不缺水了,所以可能不会想喝汤。)
按理来讲还是比较周到了。
吃饭间,两位老师也是相谈甚欢。
中国人还是在席间熟络得比较快,很快气氛就从原先的只是谈事情,转为谈天论地。
2 菜点多了,打包带走
午餐在融洽轻松的氛围中结束。但是虽然大家都吃好了,菜还是剩下有一半没吃完。
老教授望着这一桌剩菜,唏嘘不已。
可能在他那个年代,吃不饱饭是常有的,所以看到食物浪费,觉得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作为晚辈,我对粮食匮乏的年代缺少经验。
但是看到老教授一次次说道:“可惜了这桌好菜啊。”
我想了下,于是提出我准备把剩下的饭菜打包带走。
老教授一听,很开心,马上喊服务员把打包袋拿过来。
可我这下心里犯了难。下午按计划是要去参加会议的。我带着这大包小包也不方便啊。
但是不管怎样,已经答应把剩下的饭菜打包带走,就等下再想想怎么处置这些饭菜吧。
说着说着,就散场了。
3 地铁洗手间偶遇
我和导师也分开各自去忙接下来的事情。
往地铁口走的时候,我还在想怎样把包里打包的饭菜处理了。
难道只有丢掉吗?如果要丢掉,何必多此一举打包呢?不能丢掉。
在坐地铁前,我先去上一个洗手间。
进去洗手间,里面刚好有一位正在忙碌的阿姨。
我一下来了主意。
赶快把包拉链打开,喊住阿姨说:“阿姨,您能帮我一个忙吗?”
阿姨狐疑地回过头。
我赶紧接下去说道:“是这样,阿姨。我刚刚和朋友吃完午餐打了包。但是下午又要去聚餐,这份打包的饭菜没办法处理。送给您吃可以吗?”
阿姨听了很开心,没有一点犹豫,接过打包得很好的饭菜,看了看,又问我说:“那我需要给你钱不?”
“不用不用。”我连忙摆手道,“您帮了我忙,我还要感谢您呢。但是因为这是剩菜,请您一定加热一点吃哈。”
阿姨看起来非常开心,一路上都在给我说再见,让我慢点走。
4 各取所需,厉行节约
我很开心。因为完美解决了带上油汤去参加会议这个难题,同时也因为帮助阿姨获得了一份免费餐食而让这件事变得有意义。
饭菜打包,本来就是国家现在厉行倡导的。我们作为年轻一代,需要身先士卒。不浪费食物,厉行节约,还需要每个人彻底贯彻。
我将打包的餐食赠送给地铁站的阿姨,各取所需,又与自己的初衷一致,可谓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
也让我明白,今后打包还是可以继续的。如果自己没办法消耗或者不方便携带,赠送给需要的人也是不错的选择。希望咱们大家都能持续接力,把“光盘”进行到底。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33144/0c22515d3c57907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33144/b2e55dc09de1f58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