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670356/fb9bd37d80ed0a53.jpg)
书名:《学堂往事》
编者:陈平原 林分份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与母校的邂逅,与老师的结缘,与同学的交流,与时代的会晤,总能回忆起遥远岁月里那段被珍藏的回忆。学校的学习生活是单纯快乐的,你可记得那段美好的时光?
不同时代背景下,有哪些不一样的学堂故事,让我们跟随着《学堂往事》追忆逝水年华。
遥忆学堂路
谢冕《难忘的记忆——我的中学时代》
作家谢冕,是在动荡中度过中学时代。时代造就人才,也因为生活在动荡时代,他们迫切想要通过文字呼喊出人民的声音,所以谢冕用他的诗实现了。虽然他的中学时代充满了忧患与抗争,但他却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幸运的年月
曹文轩《天堂之门》
对于曹文轩先生来说,关于图书馆他经历过一段特殊的历史。从退伍军人到北大校园,他就读的是图书馆系。即便他后来转系到中文系,也跟图书馆渊源很深,图书馆前的防空洞,是他们帮忙挖的,意在敌军轰炸的时候,他们能往防空洞钻。到了现代,图书馆前面已变成一片绿草地。
图书馆里有很多书,它们能教会我们会多道理。在曹文轩先生看了,如无能感受到他的存在和价值,那不能算是北大学生,因为那个天堂之门。
心中的母校
季羡林《梦萦水木清华》
在季老的回忆中,在三十年代的时候,他能同时考取清华北大实属幸运。我们知道季老谦虚了。而后他选择就读清华,他用“清新、活泼、民主、向上”八字形容清华校风。他说的民主,体现在同学与老师之间的和谐有趣的氛围。在如此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四年,对他的影响非同小可。正如清华园的景色,令人忆念难忘。
永远的校园
陈平原《即将消逝的风景》
时代的变化,教育制度的改革,对大家肯定带来影响。陈平原先生惋惜的是六十三岁以上的老教授的“从游”,这道北大校园里的特殊风景,可能会永远消逝。
每个时代的校园,每个人的校园生活,都有值得回忆的地方。阅读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能让我们眼前重现当时的校园场景,就像是我们身临其境。
你的学堂往事,又有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