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书目:《好奇心》作者伊恩·莱斯利。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渐渐被生活羁绊失去了活力,被动的接受命运的引领,幸福感极低,犹如行尸走肉,究其原因,是没有好奇心。
其实好奇心不是孩子的专利,成年人想让工作有大的突破,想要有创造性的主意,都离不开好奇心。
好奇心是比积极乐观、毅力更强大的内驱力。今天书内分享了三部分精华,帮助我们获得好奇力。
这三部分分别是:一台发动机、两种好奇心和三个训练法。
一台发动机
好奇心的专业说法叫:认知需求,是人类需求和动机之一。
有些人求知欲很强、好奇心很强,那么可以断定他的内驱力很足,为了满足自己,他会不断探索真实世界,寻求答案。
在此过程中对通过环境对个体的要求,他会不断成长来匹配自己求知的需要,也因不断获取新知而成长加倍,所以好奇心越强,人成长的越快。好奇心如同一台发动机。
两种好奇心
好奇心并不都是好的,由于人的本能会对一些新鲜的刺激上瘾,那么像娱乐八卦、微信信息等就会时刻牵动你的注意力,这种好奇会消耗你的大量时间,并且信息价值不大,属于消遣性好奇,夹杂着很多感性成分。
真正帮助你成长,激发人创造力的好奇心是认识性好奇。由于对新事物和新环境存在认知空白,极其想了解他们的属性,从而提高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这样的探索适合人本身的发展需求,包含更多的理性成分,属于有价值的好奇。
三个训练法
可见习惯于在舒适区生活,不愿意冒险的人应该培养自己的认识性好奇心,以对抗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怎么做呢?
方法一 狐猬策略
狐狸给人的印象非常狡猾,其实这并不是缺点,狐狸在遇到危险时有诸多的求生方法,而刺猬是被动的缩成一团,鸵鸟干脆头埋在土里,这样被动单一的生产技能自然逃不过大自然的选择。
狐狸的多变和对各种逃生方法的尝试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策略,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广泛摄取各类知识,让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全面,这样才能适者生存。
方法二 同理心询问
除了对环境保持好奇,对人同样如此,了解别人的想法和思维角度可以通过同理心询问,别人的思维角度无疑可以扩充我们的认知边界和多样化我们的认知。
方法三 匠人思维
对环境和人的好奇可以扩充我的知识边界,这是对知识宽度的好奇,但有时我们也需要对单一领域深耕精作,这里需要匠人思维,深度了解有助于探索事物本质。
所以知识宽度用来打造知识框架,知识深度用来打造核心竞争力,缺一不可。
小结一下,好奇心是获得新知的根本,好的好奇心--认识性好奇并不会害死猫,而是你取得更大成就必不可少的内驱力。
晨读感悟:学完这一课,开始做个好奇宝宝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