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学习要真的理解、懂得,而不是记得、记住;学习而没有厌倦;教别人没有倦怠;我一生也就做好了这三件事吧!”
先说“默而识之”,王阳明对学习有一个论述,叫“你若记得,便不晓得;你若晓得,也就不必记得。”
王阳明这里的关键就是,你如果对一个东西已经理解了、懂了,也就不在意是不是真的记住了,我以前读书的时候,很少真的背诵什么东西,而是真的去理解他,几乎就不用去记忆,因为已经懂了,无非为了应付考试,他的有些语言说法需要记忆一下,但真正有用的,对自己有价值的是自己懂得理解的,而不是记忆的。
很多人在后来的很多学习中,还是会保留中小学时候的学习方法,老是去记忆,但实际在工作实践中效果是不好的,比如在学习精神分析的时候,会有很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学家的名言,他们也去记忆,但事实最根本的是要去体会他们说的,在自己身上体验、实践,有自己的感悟,而不是单纯记忆他们做的解释、说的方法等等,这些几乎是没用的。
学到的东西,真正理解,用到自己生活中,这才是学习、做学问基本的态度。
接着是“学而不厌”,这一点就很难训练了,如果从小把学习体验成了一种痛苦的事情,就很难不厌,人天生就喜欢接触新的东西、学习新的东西、模仿好的做法,就是在于我们小时候太多的父母老是强调说学习很重要,还自作聪明地给很多奖励,结果导致学习的本能驱动力消失了。
所以现在能做到学而不厌的很少很少,学习也好、看书也罢本是非常快乐的事情,一个过程,就像有些人喜欢看电视剧,有些人喜欢打麻将一样的,如果能在学习中体会到一种愉悦、舒适,那也就不会有所厌了,如果厌了,说明本来就不喜欢。
“诲人不倦”,这是对老师的要求,就是不管多么愚钝、多么笨,都一心一意把他教会,有些老师看到有些“笨”的学生就生气,其实笨的不是学生是他自己,但学生不会这么觉得,他会真的觉得自己很蠢,这对一个学生心理的成长是非常大的伤害。
其实很可能他只是在某方面不太好,这是非常正常的,每个人天赋擅长有所不同,不同的人可以做不同的事情,有些人艺术体感非常好,但对语言没有感觉,那么他和语言相关的自然就很差,不是笨,只是人各不同而已。
其实很多老师感受到自己很累,一天天教孩子,但事实他们大多数都是在“毁人不倦”,他们不经意的不耐烦,对好学生的喜笑颜开,都是对学生不良的引导——可能那种不耐放就让有些学生真的觉得自己不行而放弃自己,而喜笑颜开让有些学生学会了追求别人的认可,一辈子没有活好自己。
这要在孔子那里,就属于完全不合格的老师,即便表面上好像累得要死,其实甚至可以说是在作恶。
当然,教别人也不仅限于是老师对学生,你在公司里教下属、同事,学会了东西和朋友一起交流讨论,同样是相互地教诲和进步。以色列犹太人传了三千年的教育模式,就是学生两人一组,一起学习,在相互讨论、质疑、探究当中得到自己的进步,而不是单纯老师去教。
最后一句是孔子说自己一生也就做了这三件事,《孟子》里记述了孔子对子宫说的一段话:“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当时问孔子是不是圣人了,孔子说,我不算圣人,只不过是学不厌、教不倦而已。这就是孔子对自己的认识,孔子一辈子就做了这三件事情。
这也是提醒我们自己反省,当我们自己回忆的时候,能不能说出,“自己一辈子做了什么事情”,也许很多人会就此沉默,不是因为自己没做什么事情,而是没做什么自己真正“认”的事情,做了很多被本能驱动、被别人驱动、被比较驱动、被虚荣驱动的事情,但是没有做什么自己乐此不疲、自我认可的事情。人生到头一场空,什么都没留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