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什么年龄阶段,就应该有这个年龄的样子。关于性,孩童应有的样子是接受理性教育并将其视为禁区;恋爱期少男少女应有的样子是有限爱的表达方式;而中老年应有的样子是充分的克制和绝对的欲望主导权。《耻》中的主人翁戴维·卢里已经53岁了,他本该有这个年龄对性的充分克制,然而,他并没有,他与妓女维持日常的性释放和性满足,他诱奸比他小30多岁的学生,他毫无羞耻感地任由自己的性冲动泛滥,即使是在女儿所在农场小镇,也和其貌不扬、有夫之妇的贝芙·肖发生了性关系。他,衣冠楚楚,道貌岸然,他为人师表,被尊为教授,却毫无师之为师的样子,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他没有。他被审查,被停职,理所当然。

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命定,卢里停职后周折至女儿日常生活的农场,历经女儿被3个男人轮奸而无能为力,不知道他是否会有一丢丢闪念,他对学生的诱奸行径所造成的道德沦丧,现在貌似通过匪徒轮奸女儿露茜加之到他自己身上了。他愤怒,他憎恨,他劝慰女儿永久地离开农场。可以看到,卢里作为一个父亲出于对女儿的保护,人之常情,可那个被他诱奸的学生,也有父母,卢里又何曾考虑过他们的感受呢?到底你加之于他人的苦痛终究会以其他你无法预见的方式反向加之到你自己身上。
再说卢里身为大学教授,算是一份相对体面,令人敬仰的工作,按常理说,他的女儿也应该是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一种生活,或画静物画,或自学俄语。但事实上,他的女儿露茜选择了一种亲密大自然的农场生活,她认为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更高层次的生活,生活就是现在这个样子,那是我们同动物共同拥有的生活。她坚信自己属于那一片大地,就算是在遭受抢劫和凌辱,她还是坚持生活在那,养花、种植、养狗、出摊。在我看来,露茜才是生活的智者,没有太多欲求和波澜,平静地接受所发生的一切,与自然界、与动物、与周遭的人达成充分的和解。
人,也是动物,也会有生理欲求,那么,关于性需求到底是不是真的可耻的呢?性冲动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但也是非常非常私人的范畴,出于公共道德的考量,性表达不应该被诉之于众。关于性,首先是理解、认知,然后是保持中庸的态度,通过合理渠道消解,有效地实现自我管理。适当地克制,成为你所在年龄段应有的样子。老,就要老成通达澄明的样子,而不是似卢里卑躬屈膝的一幅奴隶的模样。
如何理解性与生命?每一个生命的降临,都是理性或非理性的性冲动的结果,当2个成年人尽享欢愉之时,是否要秉持一份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播种何其容易,是不是也该问问种子是否真的想发芽、结果、然后成人呢?你带她来到这个世界,就要对她负责,不管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应该储备好充足的食粮,给养,让她成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
小说的最后,卢里抱着最后一只四肢健全的狗走进动物福利诊所,结果了狗的生命。当贝芙·肖问道:“你不留它了?”卢里果断地说道:对,我不留它了。我尝试去理解这个意味深长的结尾,卢里抱着的这只狗象征着一个性功能健全的人,而贝芙·肖是阉割刽子手,卢里最终的选择实则就是自我阉割,然后获得生理上的性自由,不为其所缚,重获灵魂的pure。最后的最后,卢里重获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