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身形似狸,外貌似虎。体态小巧,像婴儿般招人喜爱;目光炯炯,又如星辰般令人敬畏。然而夏目漱石的《我是猫》,里面的主猫公却不只是我们平常熟悉的这种猫。
可爱的小猫这只猫出生于二十世纪,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恰逢文明更迭之际,新旧价值观剧烈碰撞,日本社会的这种状况让猫儿操碎了心。因为这只猫博闻强识,通晓天地古今,所以它经常会引用荷马、笛卡尔、尼采、贝多芬、老子、孔子、韩愈、陶渊明等人的名言,用于针砭时弊。更强的是,它不仅能听懂人言,甚至能感知人内心的想法,就像拥有着各种神奇道具的哆啦A梦。
哆啦A梦因此它绝对不是我们日常认知里的那种猫,如果说一定要把它和猫关联上的话,那么我们也只能称之为猫妖。猫妖是妖,不是猫。那么妖的本质是什么呢?《左传》里说“地反物为妖”,妖指的是那些违背常理的事物,但必然要有一个异于常理之理的存在,才能让事物得以违背它原初的常理。夏目漱石笔下的那只猫,本质上正是这种异常之理的化身,通俗地讲,就是作者在借这只猫表达人的思想,而它作为猫的许多特性则被忽略或泯灭了。
猫妖现在让我们来开始“捉妖”。
夏目漱石到底想通过这只猫表达什么呢?如果这本书不叫《我是猫》,而是叫《我是狗》、《我是猪》或者《我是王八》,夏目漱石会介意吗?按照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夏目漱石是不会介意的,因为在秉承这种观点的人看来,作者主要是想通过动物的眼光来观察当时的社会,猫和狗都是动物嘛,所以《我是猫》或《我是狗》压根就没有什么区别。但夏目漱石如果还活着的话,肯定会无情地驳斥这些人,他会说,《我是猫》“绝对不是关于当下的鸡毛蒜皮,而是与全体人类息息相关的社会现象”(出自《我是猫》第十一章)。没错,《我是猫》的主旨就是这么宏大,它和书中主人的好友迷亭所提出的未来论一样,关注的是整个现代文明,或者更确切地说,它是在反叛现代文明。
在所有动物中,只有猫有资格作为这种反叛的代表。本世纪著名动画《银魂》中讲到,如果把武士比作狗的话,那么忍者就是猫吧,狗跟随着主人,忠信、仁义,为了主人不惜牺牲性命,它们对于幸福的生活满怀喜悦,但是一旦失去了主人,往往就会迷失方向,猫则不同,只要有饲料,不管对方是谁都会蹭上前去,肮脏的事情也可以泰然处之。造成猫和狗这种差别的原因,在于驯化程度的不同,但是对于猫能否被驯化得像狗一样,一些养猫人士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教导说,养过了你就会知道,你是不可能做它主子的,只能做个铲屎的。猫这种生物,明明依赖着人类生存,却又不肯被驯化,这和夏目漱石书中的苦沙弥、迷亭、寒月等人是多么地类似,他们明明生活在现代文明里,却又始终在挣扎彷徨。
然而猫毕竟和人不同,人会长久地思虑愁苦,猫却没有那么想不开。所以夏目漱石书中的猫,尽管博学多才、善于思考,大多数时候也还是做着一些平常猫所做的事,例如吃着年糕跳舞、捉老鼠反被老鼠捉弄、爬上房顶结果摔下来等等。这些看似愚蠢的行为,其实背后表达的是夏目漱石的生活理想,他当然不是希望和这只猫一样蠢啦,而是希望自己能够抛却种种烦恼,悠闲安逸地享受日常。那么他的这个希望,在现代文明笼罩下的实际生活中能够实现吗?
夏目漱石认为,现代文明的典型特征,是自我意识过剩(我觉得这个观点很有洞见,毕竟西方现代文明的一句著名格言是——我思故我在)。现代人“睡觉的时候想着‘我’,清醒的时候想着‘我’。这个‘我’充斥在方方面面,只能让人类的言行举止变得矫揉造作,自己痛苦,别人也辛苦”(出自《我是猫》第十一章)。随着文明的发展,这种自我意识也就会愈加敏感,首先会导致亲戚分开住,然后就是父母与子女分居,最后则是夫妻分居。所以现代人最终恐怕只能找猫狗为伴了,毕竟猫狗不具有自我意识,照料它们不会被“我”认定为屈从了他者的自我意识,或者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像唐纳德·特朗普一样,不断地处在结婚、离婚的过山车上。说到特朗普,就不得不提他早年的一档综艺节目——《学徒》,这档节目可以被看做自我意识过剩的典型代表了,因为它里面充斥着团队成员间的各种撕逼、指责,而不论事情本身的对错如何、责任在哪,你都必须无条件地为自己辩护、为自己撇清干系,否则就会被视为软弱的标志,接受被特朗普开除的命运。但这或许正是在现代文明或现代职场里的生存法则吧,毕竟我们距离所谓“清者自清”、“巧言令色鲜矣仁”的时代已经相当遥远了。
通过上面的描述,相信你也应该看出来了,夏目漱石对于理想生活能否实现这个问题,其实持有的是一种悲观的态度。小说最后的悲剧性结局,或许也正是这种悲观态度的体现。此外之前读到寒月买小提琴那段,他在夜晚的山上进入了“无我之境”,我一直觉得突然传来的那声叫喊很奇怪,但现在想来,可能这声叫喊也并不是什么偶然的恶作剧,而是现代文明必然发出的严厉警告。
但不管夏目漱石的态度如何,猫会说,还是该吃吃、该喝喝吧(哈哈)。
可爱的小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