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员们经常被训练成专才。简而言之,专才就是“对很少的事情懂得很多”的人,他们的杯子一定得是满的。
而创业者则应该是通才。简而言之,通才就是“对很多事情都懂一点”的人,他们的杯子是空的。
很多创业者仍旧停留在S象限而没能进入B象限,原因就在于他们过于专业化了。
个人要想从S象限进入B象限,就需要接受更广泛的训练,而且他的杯子必须是空的。
辞职之前,创业需要人们具备以下素质:
1.从安全观念转向自由观念的能力。
2.在没钱的状况下运营企业的能力。
3.在缺乏安全保障的状况下运营企业的能力。
4.关注机会而不是资源的能力。
5.拥有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不同风格的管理的能力。
6.管理并非由自己控制的人员和资源的能力。
7.以团队业绩或价值为导向,而不是以薪水或职位为导向。
8.做个积极的学习者——永不毕业。
9.多元化地学习,而不是专业化地学习。
10.具备为整个企业承担责任的勇气。
他们只有在春天播种,才能在秋天收获。
创业者的观念
1.从追求安稳到追求自由。
2.从想要稳定的薪水到想拥有巨大的财富。
3.从依赖他人到信奉独立。
4.从遵守别人定的规则到为自己定规则。
5.从听从命令到发出命令。
6.从说“这不是我的责任”到愿意承担全部责任。
7.从努力适应一种企业文化到创造自己的企业文化。
8.从抱怨世界到改变世界。
9.从对问题无能为力到发现问题并把它变成商机。
10.从雇员到创业者。
再也没有高薪工作
创业者一定会为从墙到网的转变而兴奋,而雇员们却因这种转变而恐慌。
对恐惧无所畏惧’的意思是,你不再害怕恐惧,不再是恐惧的奴隶,不再像大多数人那样让恐惧决定自己的生活。相反,你会学着面对恐惧,并使恐惧为自己所用。成为一名真正的创业者,你就不会在企业资金不足时逃跑,不会在担心无法付账时发抖,而是鼓足勇气继续前进,会清晰地思考、学习、阅读、和陌生人交谈,会产生新的想法、采取新的行动。对自由的渴望能给你勇气,帮你度过没有稳定工作和收入的日子。这就是我所说的自由,是对恐惧的无所畏惧。
恐惧每个人都有,区别在于我们带着恐惧去寻找安全,还是寻找自由。
企业的成功始于创立之前
99%的失败率
据统计,90%的新成立企业都会在5年内夭折。统计结果还表明,在那幸存下来的10%的企业中,又有90%会在第二个5年内破产。也就是说,大约99%的新生企业撑不过10年。
大约99%的新生企业撑不过10年的原因:
1.我们的学校总是把学生训练成善于找工作的雇员,而不是善于创造工作机会和创办企业的创业者。
2.优秀的雇员并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创业者,二者所需的技能大不相同。
3.很多创业者没能创办自己的企业,而是为自己工作,成了自由职业者而不是企业主。
4.很多创业者工作辛苦,收入却比他们的雇员还少。结果,很多人因为筋疲力尽不得不半途而废。
5.很多创业新手在还没获得足够的实践经验和资金时就开始创业。
6.很多创业者拥有出色的产品或服务,却不具备在此基础上创建成功企业的商业技巧。
创业就好比不背降落伞从飞机上跳下去,在空中现造伞,盼着它能在落地前打开。
创业者的职责:
创业者最重要的工作从生意开张和雇员上岗之前就开始了。创业者的职责就是要设计一个能够不断成长、能够雇用很多员工、能为客户创造价值、能帮所有相关人员实现富裕、热心公益事业、富有社会责任感,并且不完全依赖创业者支撑的企业。在企业诞生之前,创业者就应该在头脑中设想这些。按照富爸爸的说法,这是一个真正的创业者的职责。
一次失败就出局,那才是真正的失败者。胜利者则不停地失败,直到成功为止。
B象限的人总是在寻找优秀的人才和良好的商业系统。
B,拥有自己的企业;S,拥有自己的工作
医生、律师、会计师、建筑师、水暖工、电工、专业的销售人员等这类专业人士,他们中有很多人拥有独立顾问执照,这种企业也没有“资产”可言,因为资产就是企业主本人。就算他们生意顺利,也无法达到B象限的大企业那种规模,能维持现状通常就让他们感到很满意了。事实上,他们从企业的主人变成了自己企业客户的雇员。
勤奋工作却无法创造出资产是毫无意义的。
每个想成为创业者的人都应该了解一下网络营销。
如果我能从头开始创业,我可能会从网络营销或直销开始,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它们能给我的培训,就像富爸爸曾经给我的那样。
合法盗窃(无合同的复制)
建立一家上市公司(IPO)是一次了不起的经历。
我发现上市公司受到的约束更严格,一家上市公司其实是两家不同的公司,它服务于两个不同的客户群——真正的客户和投资者,并且伺候着两类不同的老板——董事会和政府证券管理部门,比如证券交易委员会。我还发现,它得执行更严格的会计和报表标准。
很多创业者会为脑子里冒出来的新产品设想或挣大钱的机会而激动万分。不幸的是,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过分专注于新产品或机会,而不是花时间围绕新产品或机会来规划他们的企业。
人们有时爱去请教那些商业经验丰富的雇员,而不是创业者,这样做是不明智的。
我还有一个建议,那就是先不要辞去全职工作,而是利用业余时间创业——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积累经验。也就是说,即使利用业余时间创业挣不到钱,你还是能得到一些实践经验,这比钱重要得多。
创业者的任务是犯错误,而雇员的任务是不犯错误。
第一阶段(留意以下人们):
“我不想去上班,我的工作毫无前途。”
2.“我喜欢我的工作,但是无法得到提拔。当我抬头仰望公司的梯子时,总是看到上司的屁股堵在我头顶上。”
3.“我的收入体现不出我的价值。上班时无论是拼命干还是睡大觉,拿到的钱都一样多。好多同事没我这么卖力,工资却和我拿的一样多。这对我来说不公平。既然我这么努力工作,挣得也该多些。”
4.“以前我喜欢这份工作,可现在已经厌烦了。我想去做些更有挑战的事情,但老板觉得我不够格。他说,如果我想升职,就得再回学校读个学位。”
5.“我不想不停地换工作了。现在是该为自己工作、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的时候了。”
6.“我已经在这儿熬了这么久,现在辞职就太亏了。如果我辞职的话,就又得在一家新公司从底层做起,收入也会受影响。”
7.“我工作的公司没什么发展前途。”
8.“永远是我干活,老板领赏。”
9.“我干吗要给这家伙工作?干吗要替他卖力、帮他赚钱?他在公司里连面都不露,每天只是打打高尔夫。我应该拥有自己的企业,为自己赚钱。”
10.“我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地工作,帮客户致富,我自己却只拿那点可怜的工资?”
11.“我想做我喜欢做的事。我想做自己的老板。”
12.“谁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他们提拔了比我年轻的人。”
13.“我现在没法辞职或退休。我存的钱不够,股市崩盘把我那点儿积蓄都折腾光了。”
如果你的脑海中曾经有过上面这些想法,那么,现在可能就是你成为一名创业者的时机了。
第二阶段(克服恐惧,迈出第一步)
恐惧的借口如下:
1.“我明天再辞职好了。”
2.“等我找到好机会再辞职。”
3.“等我有钱了再辞职。”
4.“现在时机还不成熟。”
5.“等我腾出时间吧。”
6.“等我找到创业的搭档吧。”
7.“等孩子毕业了再说吧。”
8.“我想辞职,可我妻子不同意。”
9.“我要先等等,看下次升职时他们是否提拔我。如果他们不提拔我的话,我就去自己开公司。”
10.“我得先回学校再学点儿东西。”
11.“我要是干不成怎么办?”
12.“要是失败了我会很没面子。”
13.“我不够聪明。”
14.“朋友们会怎么说我?”
第三阶段(说干就干)
1.创办企业。
2.失败并从中学习。
3.找到一位导师。
4.失败并从中学习。
5.上一些培训课程。
6.继续失败,继续学习。
7.在成功时停下脚步。
8.庆祝所取得的成功。
9.数数钱,计算一下损益。
10.重复上述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