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妈和二轩聊起了大家和小家的问题,和一个七岁的孩子聊这样的问题似乎有些奇怪,但就是这个七岁的孩子给轩妈打开了一扇窗户,一扇可以看清生活的窗户。
聊这个问题的原因,轩妈已经想不起来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和三十六岁的高先生话不投机,轩妈有时候更愿意和七岁的二轩聊天、探讨。黑暗中,轩妈比手画脚地和二轩解释大家和小家的问题,借着走道里微弱的灯光,轩妈看见二轩在认真地听着。
“我们都是一家人,但是这一家人中又分为大家和小家。小家的事情要小家的人自己去处理,如果需要大家的人帮忙,会主动去求助的。”轩妈也不知道二轩能不能听懂,只是尽量说的直白一些。
二轩打断了轩妈:“妈妈,求助是什么?”
“求助,就是请求帮助。”轩妈看见二轩点了点头,接着往下说道:“如果不需要帮助,大家的人就进来,会发生什么呢?”
轩妈心想:和二轩说这些,他大概会一脸茫然吧。轩妈甚至觉得自己的举动有一些可笑。
二轩却说话了:“会打扰小家的人啊!”
轩妈开始正视这个七岁的孩子了。突然觉得自己的对面好像躺着一个可以说说心里话的人了。
“二轩,你有一天也会长大,会娶到自己喜欢的女孩子作为妻子,会生一个像你一样可爱的孩子。如果你有事情,你觉得第一时间应该和谁商量?”轩妈迫不及待地问道。
二轩没有思考,直接说道:“当然是和我自己的妻,什么来?”
“妻子”轩妈补充。
“对!和我的妻子。”二轩把刚刚忘记的部分说完整了。
轩妈的内心忽然有一些窃喜,虽然不能确定二轩有没有听懂,但是轩妈觉得至少这个七岁的孩子知道轩妈在说什么。
二轩又说话了,这次还一边举起了自己的两只小手在比划。
“妈妈,你说大家和小家像不像一个鸡蛋。”二轩一边比划一边说,轩妈突然觉得眼前一亮,心里赞叹了一声:哇!好形象。
二轩看见轩妈不说话,开始解释了:“妈妈,你看,大家就像鸡蛋的蛋壳,小家呢,就像是鸡蛋的蛋黄。鸡蛋必须有蛋黄和蛋壳,但是蛋黄和蛋壳不能混在一起。”二轩说的非常的认真,好像在对待一件很慎重的事情。
轩妈追问道:“混在一起会怎么样呢?”
“这样的话鸡蛋就不能吃了呀!”二轩奇怪地看着轩妈,似乎在说:“这么简单的问题妈妈为什么不懂呢?”
轩妈突然愉悦地哈哈大笑起来,二轩也跟着笑起来。
笑完之后,二轩才问轩妈:“妈妈,你为什么笑呢?”
“因为妈妈觉得你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小孩子啊!妈妈觉得和你说话非常的愉快,而且,你帮妈妈解决了一个好久都没有想明白的问题呢!”轩妈连语气都变得轻松起来了。
“妈妈,其实大家的人如果进入小家,也会干扰小家的人呢!”二轩还说的意犹未尽。
轩妈一边听着,一边梳理着自己的内心。好久没有想明白的问题,在听到二轩的比喻之后突然变得明朗起来了。
轩妈的内心顿时轻松无比。原来轩妈没有错,高先生也没有错。只是,高先生可能自己也没有弄清楚一个问题:边界感。因为没有边界感,所以高先生还没有从一个儿子变成一个爸爸;因为没有独立,所以高先生并没有真正确立自己的身份。他用大家的身份去处理小家的关系,也把小家的矛盾扩大到大家之中。
二轩真是一个睿智的孩子,只用一个鸡蛋的比喻让轩妈恍然大悟。这份恍然大悟让轩妈仿佛卸下了千斤重的包袱,轩妈一直找不到问题的根源在哪里,以为是“原生家庭”,以为是“大男子主义”,甚至以为是“情感危机”。此时此刻,轩妈才发现其实谁都没有错,只是大家都没有把自己放在“蛋清”当中,甚至以为不过是冲一碗鸡蛋汤而已,搅拌搅拌又何妨呢?
二轩还在“严肃”地地说着关于“学习”的话题,语气当中充满了坚定,条理也是很清晰,轩妈突然羡慕起这个七岁的孩子的智慧。
哇!孩子的智慧,无人能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