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商山四皓庙一绝
杜牧
吕氏强梁嗣子柔,我于天性岂恩仇?
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
【赏诗·观史·学文】
杜牧是晚唐重要的诗人之一,与稍后的李商隐齐名,素有“小李杜”的美誉。他的咏史诗多而不滥,突出的特点是立意新颖、见解独特,且入情入理。在艺术上也表现出语言精炼、情致俊爽、格调清新等特点,做到了史论与艺术形象的完美结合。他的《苏武》边上闻胡笳》、《金谷园》、《乌江亭》等名篇佳制,都充分体现了这特点。这首诗以“四皓”事为蓝本,提出了与李华诗完全相反的解。
“吕氏强梁嗣子柔”既交待了吕后与太子刘盈不同的性格特征,又为下文提出独特的论点打下了伏笔,同时把吕后与刘盈放在起,用“强梁”与“柔”对比,深刻地揭示了汉惠帝名存实亡形同傀儡的悲剧事实,最后殊途同归有力的论证了论点。
吕后早年在楚汉战争期间曾被项羽俘获,几年后方被放回。刘邦为汉王的时候,得到定陶美人戚夫人,吕因此失宠,几乎使她的儿子刘盈丧失太子地位。坎坷的经历、激烈而复杂的政治斗争及宫廷之争,锻炼了她的毅力,丰满了她的羽翼,也造就了她凶残贪婪的性格。汉高祖在位时,她就出谋划策帮助刘邦诛杀了韩信、彭越等异姓诸侯王。刘盈即位为惠帝后,她掌握实权,残忍地杀死赵王如意及戚夫人。惠帝死后,她临朝称制,并封吕台、吕产、吕禄等为王侯,控制南北二军;又任用审食其为左丞相,掌握实权,进一步残害刘氏诸王子弟。她临朝称制八年,成为实际上的我国历史的第一个女皇帝。这些都是吕雉“强梁”的表现,所以《史记吕太后本纪》说:“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
与她相反,她的儿子刘盈却事事表现出“柔”的特点。刘邦死后,刘盈继为惠帝。吕后把戚夫人囚禁在永巷,并召令赵王如意进朝,想趁机诛杀。刘盈知道她的用意,因此“自迎赵王霸上,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太后欲杀之,不得间。”但赵王如意终究未免悲惨的命运,趁惠帝外出射猎之机,吕后毒死了他。接着吕后又命人“断戚夫人手足,去眼,辉耳,饮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惠帝见到戚夫人,大哭不止,因此卧病不起,长达一年多。他因此诘责太后说:“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从此以后,惠帝终日淫乐,不理朝政,大权也因而落入吕后手中。
“我于天性岂恩仇”句,是诗人的“插入语”,用意特别微妙。诗人的意思是说,你别看我说“吕氏强梁嗣子柔”,其实他们与我都没有“恩仇”,我这样说不过是实事求是罢了,是根本不抱任何成见的。诗人在写此诗时,并没有抛开封建正统的观念,强梁的吕氏必将控制柔弱的嗣子,掌握政权,而这样是不符合封建正统原则的那么诗人岂能天性无恩仇?
“南军不袒左边袖”句,以吕产控制的南军为代表,揭示了强梁的吕后临朝称制,大肆扶植吕氏势力,实际控制刘氏政权的事实。为了加强吕氏统治,她不惜残害高祖后代,打击开国功臣,先后剥夺了太尉周勃兵权,罢免了王陵的右丞相,排挤左丞相陈平,以自已的亲信审食其为左丞相,居中用事。与此同时,她还违背刘邦“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遗训,大肆扶植同姓为于,吕台、吕产、吕禄等控制了南北军,诸吕权可倾国,造成了吕氏与刘氏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这一切又都与惠帝刘盈的“柔”分不开的。试想如果惠帝刚毅果决、精明强悍,君臣共同努力,那么吕后岂能如此飞扬跋扈?
“四老安刘是灭刘”句,虽是以选择问句形式出现,实际上明确扬跋扈地对“四皓”辅佐仁弱的惠帝表示了不满的意思。正因为刘盈的仁弱,才使吕后一手遮天,如果没有周勃、陈平等人的谋诛诸吕,那么刘氏天下就可能改姓目了。而吕后称制八年,实际上已控制并篡夺了刘氏政权,从这个意义上说“四皓”表面上是辅佐拥护了刘氏政权,实际上却起到了为渊驱鱼的作用。
理解这首诗,以下几点必须明确:一是吕后“强梁”的表现;二是吕后大肆扶植诸吕造成的危害;三是吕后的实际上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的地位;四是吕后的政绩。尤其是第四点。只有深刻地认识了这几点,才能更好地领会诗人见解的独特且合理之处。
吕后严格执行了高祖“无为而治”的政策。国家安定,社会进步发展,所以司马迁特意作《吕太后本纪》而把惠帝事附于其中。并且在论赞中高度评价了吕后的政绩:“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由此可见,吕后也是有一定功绩的。而杜牧之所以别出心裁否定了“四皓”辅佐刘盈为惠帝,而且不承认吕后的政绩,正在于他是从维护封建正统的思想出发的,虽然“四皓”辅佐刘盈也是从维护封建正统思想出发的,但是由于刘盈的仁弱,致使大权旁落,造成了事与愿违,而如果当初立赵王如意为太子,那么虽有悖于嫡长子为嗣子的原则,却可能避免大权旁落,实际上是维护了封建正统地位。
【学习词典】
〔吕氏强梁嗣子柔〕吕氏,即吕雉,字娥姁,汉高祖刘邦皇后。强梁,凶暴,强横,有力量。《后汉书·苏竟传》:“良医不能救无命,强梁不能与天争。”《老子》:“强梁者不得其死。”嗣子,即嫡长子当嗣者,也就是太子。《汉书·高后纪》:“世世勿绝嗣子,各袭其功位。”这里指太子刘盈。柔,仁弱多病,《史记·吕太后本纪》:“孝惠(即刘盈)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
〔我于天性岂恩仇〕我,杜牧自指。天性,先天的本性。
〔南军不袒左边袖〕南军,汉代守卫未央宫的屯卫兵,由卫尉率领。因未央宫在京师长安城内的南面,故称“南军”。袒,露。吕后死后,诸吕阴谋作乱,周勃以太尉的身份进入北军门,并设计夺下了吕禄掌管的北军将印。并传令军中说,拥护吕氏的把右臂露出来,拥护刘氏的把左臂露出来。结果北军将士全部“左袒”。这时候的南军仍掌握在吕产手中,所以诗人说“南军不袒左边袖”。参见司空图《杂题》其一。
〔四老安刘是灭刘〕四老,即四皓。安刘,辅佐维护刘氏天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