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以后,孩子再无新鲜事。
3岁以后,孩子性格和气质已经养成。
6岁以后,孩子与外界的互动模式已然固定。
你会想,对于孩子我像是错过了“一个亿”。
到了青春期,我们还能改变什么呢?
可以改变
我不能说一切皆有可能。只是难度问题。
不但是孩子,就连“老古板”的你,也能改变。
每每听到有妈妈自怨自艾:我数学成绩差极了,儿子就是像我,数学学不好!
还有爸爸当着很多家长的面吐糟儿子:他就是粗心大意的很,这性格改不了了!
我十分同情地看向听到这些话的他们的孩子。
天长日久,或许只需听到一两次,他们就会将这些对自己评价的话内化到心里,成为任何时候“退却”和“逃跑”的理由。
给孩子贴标签、下定义,是大忌。
歌德曾经写过:像人们应该成为的人那样对待他们,你便能帮助他们成为他们能够成为的人。
心理学家还发现,人的脑回路会随着自己不断有意识的思考和练习而改变,甚至能创造出更多的神经联结。
这对于我们而言是多么好的消息!
这不但能帮助十到二十五岁青春期的孩子,还能帮到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带着这个信念,我们就有可能进入青春期孩子的内在心海——我们发生了什么、孩子发生什么、我们和孩子发生了什么。
洞察
走进孩子的内心,为什么要去管我们自己发生了什么呢?
洞察不是应该观察孩子的行为,理解他的内在吗?
不完全是这样。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无论是了解哪个年龄段的孩子,我们首先都要先了解自己,只有了解自己当下的感受和情绪是怎样的,才能不带偏见和色彩的去看待孩子。
亲子关系说到底还是一种人际关系,要想和人产生缔结,必须知道我们自己是谁,需要什么,沟通和交流的目的又是什么。
这其实是一种内在的自我反思。
过去的经验已经让我们形成了固定的人际交往模式,有人主动热情,有人含蓄内敛,有人敢于付出和分享,有人却谨慎保守。没有对错,都是过去的经验再通过自己的理解创造出的自我保护的手段。
那是被自己过滤以后的对于世界诠释。
“过滤”实则就是被自己思考过,琢磨过——事物一经思考就创造了一个脑回路,下一次,下下一次再遇到类似问题,你便不再思考,它们会自动给你提供相同的解决方法,帮你解决人际关系问题。
如果有人抨击你,批评你,无论对错,你是否第一时间就是反驳;
如果老板拿着一份文件严肃地过来问你,这是你做的吗?你是否第一时间要拉一个同事说,这是我们一起做的——推掉一半的责任。
所以,我们需要自我反思和自我洞察。
很多时候我们太急于让孩子变成我们期待的样子,所以一定会在语言和动作上“鲁莽行事”。
改变自己脑回路,就在此时——自我意识和自我洞察。
集中注意力,去命名自己的情绪、思考呼之欲出的行为是否能带来你想要的结果。
在情绪和行为之间,有意识地给自己留一个缓冲空间。
如此刻意地练习,促使大脑“再度生长”。
你也可以将这个方法告诉自己的孩子,你们一起成长。
共情
做到上一步,就可以进行下一步。
共情:就是看到和感知到他人内在心理生活的方式。
也就是说,你能与孩子的内在生活保持一致。
你可以通过他的语言和非语言(表情、动作)去想象他的内心深海是怎样的。
就好比你静音地看电视剧,你是有能力知道每个角色的情绪甚至是内心的。
现在你要把这个能力运用到孩子身上,站在他的视角想他所面临的事情。
整合
有了自我洞察和共情的准备,我们就要进入最关键的环节——让自己和孩子之间建立整合。
有的父母无法做到“共情”,他也就做不到“整合”。
原因是,他不接受自己和孩子之间的不同,不尊重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异。
没有尊重和理解,就不会产生有效的沟通。
没有一场谈判只为一方所获益。即便有,也只是暂时的。
允许自己和孩子各自保持独立性,但️又相互联系。
就像是一条船,在河间行驶,左岸是混乱——情绪失控;
右岸是刻板——毫无活力。
你得确保一个相对的平衡,让关系和谐又生动。
青春的小船才不至于颠覆或则搁浅。
整合之所以需要长期刻意训练,是因为它需要在实践里汲取经验,它灵活、充满活力、既要联结你和孩子又要被你和孩子所适应。
但一旦找到“整合”的感觉,它又将变得稳定和舒适。
因为,你们成功的创造了新的脑回路。
此后,你们不用思考和纠结,就能成功地缔结,随时随地。
以上都是很玄的话
但是仔细体会,并去坚持️,相信你会有所收获。
但是如果我们始终做不到呢?
我们还是不自觉地用以前的路数教养孩子,我们实在不知道这孩子每天在想什么,我还是做了让我后悔,破环我们之间关系的事……
整合的功能还包括接纳。
是的。接纳自己的不足和破环。
但也要为我们过去的行为负责,并向更整合的方向努力。
去尽力修复和孩子的关系。自我反思。
还记得走进孩子内心深海的方法步骤么?
自我洞察和反思;与孩子共情;与孩子建立整合的关系。
你要相信,家庭是一个系统,只要一个变量在改变,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你的改变,会影响到你的孩子,你的丈夫乃至家庭里每一位成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