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活在我心中像是一场梦,不经意的开始,深刻的结束。大学我来了,踏着憧憬的步伐迈向大学的校园,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可以展开呐?
拉着大大的行李箱,在父母的护送下走入寝室,林荫的小道上有关于寝室位置的指示牌,欢迎新同学的标语,站在报名点解答困惑的学长学姐,一切都令人亲切。
入学后一系列安全教育,欢迎仪式的开展,最大的感受就是有大把的时间提供给你,其实反而让习惯规律生活的我无所适从,大学该怎样学习?迷茫无奈弥漫在脑子里。一睡到8.9点,几天没写字看书,“啊,大学真放松啊”这是过了两个星期的我最大的感慨。
部门招新活动陆续在开学后半月开始了,热情的学长学姐向我们介绍部门的工作情况,纷纷对我们抛下橄榄枝,向感兴趣的部门填写申请表,以为这只是个结束,以为这样就可以参加部门工作了,谁曾想部门笔试,面试接踵而至,学习汉文的我参加了有关编辑的部门,走进笔试教室,评论那段新闻,根据关键词造句的问题在试卷上出现.平日作为不怎么看书,不怎么关注新闻的文科生来说,确实是无从下笔啊!绞尽脑汁后做出毫无新意的答案,只有望天长叹,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侥幸通过笔试,面试也是让一向害羞的我不知所措,偌大的教室做满了应试者,上去自我介绍.勇敢的表现自己。“怎么办,要怎样表现自己,我有没有特长,紧张到不能回答学长学姐的提问怎么办”好多的怎么办啊。其他面试者陆陆续续介绍自己,落落大方的姿态,合理的机智的应对措辞,一切都那样自然。最后鼓起勇气,站上讲台,“没什么事的,你可以”最后发现没那么难,我也可以介绍自己,轻松回答问题。或许大学就是这样的,给你机会就看你敢不敢尝试,敢不敢表现自己。
充足的准备是尝试的强有力的基础,印象最深刻的是学姐在面试时问的一个问题“中国当代的作家你最喜欢哪一个”当代作家,现代作家,这两个概念在我心中完全没谱,怎么回答?真的是一头雾水啊。薄弱的文学功底,不上进的心态,要怎么学习呐?下决心改变这种无所事事的现状,拿着学生卡走到图书馆学习,吃惊的是自习室坐满了人,只有翻书沙沙作响,大学是这样的啊,学习是自主的,比我优秀的人都在努力,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呐,走到阅览室占到座位做起了英语,做完一套后,拿手机看时间过了一小时,心也瞬间静了,脑子里只有英语。可惜几个星期没做错了很多,心中懊悔明白学习本来就是要反复练啊。到图书馆学习真的是很大的收获,自律自主,真的很重要啊!
运动会风风火火的开展,大学的课余生活真的很丰富,有幸参加体操训练,刚开始是真的让人叫苦不迭,晚上淋着雨也在训练,高强度的训练着实让我萌发了退意,可最后发现熬过了艰难的开始后面就没那么难以接受,我在淋雨,教练,队友也在淋,她们也在坚持,很庆幸自己回望过去,有坚持没放弃,即使最后比赛结果没那么让人满意,坚持或许就是进大学上的最深刻的一堂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