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尽心上》31:没有前人供你因循
公孙丑曰:“伊尹曰:‘予不狎于不顺,放太甲于桐,民大悦。太甲贤,又反之,民大悦。’贤者之为人臣也,其君不贤,则固可放与?”
孟子曰:“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
公孙丑问:古书上记载,“伊尹说:‘予不狎于不顺’。然后便把太甲放逐到了桐邑,天下百姓为此欢欣鼓舞。后来,太甲改过变得贤明了,伊尹便让他重新归位成为王者,天下百姓为此欢欣鼓舞。”贤人作为臣子,他的君主不够贤明,在历史上真的可以放逐他吗?
孟子说:如果有伊尹那种对天下人磊落的心迹,就可以;如果没有伊尹那种对天下人磊落的心迹,那样做了则算是篡逆。
后人对那种从书上获取点经验便奉若圭臬、迷信不已的人,是非常瞧不起的。“纸上谈兵”“书呆子”“吊书袋”这些词汇,都是对这一类人的辛辣讽刺。
尽信书不如无书,书实际上是一种信息储存工具,他所储存的是前人试图留下来的信息。具体到某个真实的场景中,任何信息记录手段都无法达成完全的还原。所以,书中反映的只是诸多信息的一个侧面。只不过,大多数情况这个侧面是记载之人认定的较为重要的侧面。
公孙丑所求证的这段信息,很显然也记载在某本古书上。
书中记载,伊尹当年受汤王委托,辅佐后世王者。伊尹要辅佐的太甲,一开始很不懂事,伊尹把他放逐了。被放逐的那段日子,太甲悔改了,变得懂事了。伊尹又让他重回王位。
关于这段记载,有几个细节,一是伊尹留下了一句话——“予不狎于不顺”——“我”不与悖逆于礼义的人亲近。要知道,太甲作为王者,恐怕也没有留下一句话来。二是放逐太甲也好,还政太甲也好,都有一个具体的结果——“民大悦”。
很显然,公孙丑读书,有意无意忽略掉了这两个细节。他所关注的是“其君不贤,则固可放与”——作为臣子,自己的君主不贤明,历史上真的可以放逐他吗?
《礼记》中记载了一个王者做出决策时要走的几个基本程序。首先他要在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小圈子里形成共识,然后再找到“志同道合”的臣子让他在朝堂上提出动议,如果绝大多数臣子都同意那个动议,便要作为主祭,到宗庙中用蓍草问问列祖列宗的“意见”,如果还是一致的,再用龟甲牛骨之类的占卜工具问问上天的意思。关于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真正付诸行动,礼记中有一连串复杂的描述。
伊尹放逐太甲也好,还政太甲也好,都是重要的大事,大概率要经过上述例行程序。因为是例行程序,书中又怎么会记载呢?
孟子讲“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实在是说到了要害上。什么是“伊尹之志”?那是伊尹面对相应问题,做出决策判断,然后依照决策判断果断实行,最终抵达“成功”彼岸的整个历程。其中有伊尹的个人智慧与智慧,有他所能调动、团结的力量,自然也有他对天道的洞悉与把握,推演与预判。除此之外,当然也少不了几分天意,几分运气。
公孙丑成为不了伊尹,后来的所有人都无法成为伊尹。每个人都会面对各自应该面对的问题,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负责任。伊尹帮不了我们,任何一本书也帮不了我们,王圣先贤和古人典籍只是给我们指出了一种可能性,至于要不要尝试那种可能性,能不能变现那种可能性,需要我们自己下决心、拿主意。
没有任何一位前人,可以供你去因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