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最大的吃瓜话题估计当属“高考”了,每逢高考,那两天绝育是全社会的焦点。
当所有人都盯着与高考有关的一切,家长、孩子、学校等时,即便我们一直说着不给孩子压力,高考生们也难免或多或少受到影响。
每年高考各种正负面新闻满天飞,我还是希望能看到的是学子们平静地面对这次考试,它只是人生中一次考核而已,但愿那种动不动就跳楼的事件少发生一些。
也许是媒体的不发达,80后的高考相当没人关注,印象中也就提前一天看考场,当天去考试就好了。
也许是我早有预感自己能考出啥成绩,所以,高考当天,一个人去学校,一个人回家。不像现在的孩子们,考前考中考后,学校门口站满了家长们。
曾经我在的班级是学校文科重点班,但学校不咋地,到了高三后半学期,很奇怪,学校反而管得不严了,甚至很多人没等到毕业就离校了,现在想起,很不可思议。
自己成绩在班里中上水平,在年级就落后老远了,对于大学有向往,但也知道自己可能考不上,也就期待不大。
在拿分数的那天,没有太多惊喜,也没有太多失望,当年的高考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过程。
甚至我都没有想过,没考上大学能做啥,也没有老师给我们指导志愿怎么写,就是几个同学在一起合计着。
现在回想起来,我那年的高考简直因为太不被重视了,也不好,导致我最后上了一所民办大学,还没拿到毕业证。
一、不被老师重视。
高三年级的班主任应该是最忙着,忙着想着自己班级有多少人能考上一本二本啥的,说不定升学率决定着自己奖金的多少。
不同学校真不一样,反而我的班主任感觉啥也不管,每天负责上课下课,好象只是一份工作一般。
二、不被父母重视。
我爸初中毕业,我妈小学毕业,对于我是否能考上大学,考哪所大学也不太懂。几个表姐也没有考上本科的,大多上了大专,所以家里人对我要求也不高,只希望我正常考试就好,结果随遇而安吧。
所以,当我拿到习惯单时,也就和家人说了一下,同样,家里也没有要求我再复读,最后就听同学的,上了一所民办大学。
三、不被自己重视。
那个年代,信息闭塞,从小也不怎么跟同学玩,人际关系不好,任何事都靠自己搞定。记忆中,没有老师帮忙,没有父母建议,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当不知道要去哪所学校时,遇到上一届的学长来学校招生。
听听介绍还行,当然哪知道他招一个人能拿好几百块的劳务费呢,于是,莫名地进了一所民办大学,也莫名地跟着潮流学了计算机。
虽然高考离我已经好远了,曾经的不珍惜也决定了现在的生活状态,但还好,自己没有变坏,也没有变多好。就是这样平平淡淡地工作着、生活着。
对于这段记忆,不知道应该感恩,还是应该后悔,也许都不重要了。
人生每一步都算数,每一个点点滴滴,最终,都会汇集到一起,成为垫脚石,丰富着我的人生。
许多年后回忆起曾经的那个高考,那只会是一份经历,仅此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