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为政》第二第三章——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第二第三章——有耻且格

作者: 旭日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3-06-29 16:05 被阅读0次

【原文】

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

孔子说:“用政令来引导百姓,用刑法来整治百姓,百姓虽能免于犯罪,但无羞耻之心。用道德教导百姓,用礼教来统一他们的言行,百姓们就既懂得羞耻又能使人心归服。”

【感悟】

孔子在这里对两种治国的方法进行了对比。一种是运用政令和法令,这种治国方法收效比较快速,缺点是难以深入人心。道德和礼教治国,缺点是比较慢,但优点是深入人心,传承保持的时间也比较长。这一点可以从我们优良的传统文化可以看得出来,许许多多优良的传统文化,它是超乎朝代的,一当老百姓在内心认识到他的优点和好处。即使这个王朝灭亡了,上至统治阶级下至平头百姓都会看重、珍惜、继承它,这就是以德治国、以礼治国的好处。

当然,这两种治国方法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还有不同的运用条件。比如天下大乱的时候,往往选用前一种严刑峻法的治国方法,这种治国方法收效比较快,可以很快稳定局面。但是天下太平的时候,就要以德治国,以礼治国,才能更好的稳定局面发展经济文化。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要跟前一个朝代进行灵活交替地运用。比如说前一个朝代在刑法政令方面比较严酷的情况下,后一个朝代就要用舒缓的方式安定人心。比如商纣王用严刑对待百姓,周文王就用以德治国,网络人心。秦朝末年以严法治国,刘邦入关之后就约法三章,以宽容民。反之也是。三国时刘璋当年治理成都比较宽容,后来刘备入川之后,诸葛亮就重视法律,以政治国。

所以对于孔子这一句话也要辩证地理解。我们可以用武侯祠的一副对联来进行诠释: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相关文章

  • 学古文

    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三章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

  • 精读《论语》之19:道之以德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第二) 大意...

  • 得人心者得天下

    《论语》 为政篇第二 (三)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释义】 ...

  • 每日一语

    “(80)说人性”。有耻且格。有耻且格,谓人有知耻之心,则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出自孔子《论语·为政》:“道之以德...

  • 《论语解悟》为政 第一、二章

    前一篇《论语解悟》学而 第十五、十六章 后一篇《论语解悟》为政 第三章 为政是《论语》的第二篇,主要论述了为政、教...

  • 为政第二(3)

    《论语》为政第二(3) 原文: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

  • 《论语》为政篇(三)有耻且格

    【原文】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英译文】The Master ...

  • 《论语》为政3-有耻且格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说:“用法制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整...

  • 《论语·为政篇》之有耻且格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说:“以政令来管理,以刑法来约束,百...

  • 樊荣强乱弹《论语》为政篇03: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文/樊荣强 《论语·为政第二》第3节: 子曰:“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为政》第二第三章——有耻且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aza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