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为政篇第二
(三)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释义】
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罚来制约百姓,百姓求免于刑法就算了,但不会感到不服从领导是可耻的;如果用道德来领导百姓,用礼教来约束百姓,百姓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会端正行为。
【感悟】
法治,约束行为,无益个人品德修养,短期有效;
德治,感化人心,有利个人品德修养,效用更长久。
一个人的荣辱观,光靠政令和刑罚是确立不起来的。
用刑罚和政令治理国家,虽然也能相安无事,但是百姓对国家的感情却很淡,缺少相应的凝聚力。
领导者以自己的德行和仁心诱导人们向善,用礼制统一人们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能得到百姓的认同和亲近,还能恪守正道,民心归服。
因为礼的根本在于双方之情谊相通,有感召,不是因为畏惧而为。
两种方法比较,德性感召和以礼治国要比苛政刑罚高明的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