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在哪?
我问过一位我的同学,我问她,你感觉你的家乡在哪。
她回答我,在A市。
是的,在A市,我也是,我妹妹也是。
A市并非是我们真的家乡,我们的祖籍并不在那。但是我们从小和父母漂泊在那,生活、读书、长大。
但我们并不完全属于那里,我们是“外地人”,和当地的人并没有十分融合,尽管是朋友、是同学,但我们语言不一样,我们习俗不一样。
“为什么?”我问我同学。
她不是A市人,但她告诉我,A是她家乡。
她说,就是想回那里。她说,周末了想回那里,尽管家人也不在那里工作了。
我和她是幼儿园同学,是的,从幼儿园开始,便在A市相遇。
A市是座活跃的城市,至少好几年是。
那时候,我们会把一周的早餐钱,每天攒1元,攒下来就有5元,周末了和同学一起到西饼店吃上一两个好吃的面包。或者选择一个几块钱的比萨,割开来,一起分来吃。
我们会去附近花园里的溜冰场溜冰。她说,她不会溜,都是我们带着。我记不清细节了,但她说起这些事来显得很兴奋。
拿到寒暑假作业,我的第一件事永远都是赶在假期开始的前几天把作业做完,做完之后就像是个欢脱的兔子,到处和同学去蹦跶。
长大一点,我们甚至会去彼此的家里吃饭、过夜,甚至几个要好的同学,熬夜打麻将。家长都认识我们,串门和陪伴成了日常的事。
我们有共同的儿时、少年和青年记忆。
如今这位同学要嫁人了,在B市,我也在B市。我在外面念书的时候,回到A市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约她出来。如今,她不再在A市,到了B市。她把我们彼此的快乐也一同带过来。
但我依然会时而疑惑,根在哪?我的家乡在哪?在A市吗?不,父母不这么觉得,虽然已经定居下来。在祖籍所在地?不,不是的,在那,我也不过是陌生人,格格不入。
或许,不论漂泊到哪里,有家人的地方、有美好记忆的地方,就是家,就是家乡。在A市曾经住过的便宜的出租屋里,在那生活过的一砖一瓦里,和家人来回返祖籍地过节的时光里,在和同时“漂泊”的好友共同玩耍的岁月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