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一

作者: 君君母亲 | 来源:发表于2018-07-30 11:40 被阅读1次

【旁园书院星友】提问:  老师如何看待前几年对于中国传统经典的“水煮”现象?是不是跟于丹的错解要好一点?

【费蜡斋】回答:真正的学者,不会写“水煮”;真想学学问的,从“水煮”也学不到。

“水煮”系列不是通俗,而是肤浅、乖僻加油嘴滑舌。这里面没有学问,也没有知识,只有对附庸风雅的庸众的迎合。

读了“水煮”就觉得学问大涨的,那是本来就没有丝毫学问。如同乞丐捡到一张冥币,向世人炫耀终于有了财富。

“水煮”当然有读者,但这些读者属于缺乏学问常识、毫无判别力、求师无门、还想用文化妆点一下自己的低等人类。

“水煮”系列越流行,越说明这个社会的浮躁、肤浅、无知、愚昧,越说明文化断代的影响何其深远。什么时候“水煮”不流行了,就说明社会正常了。

缺乏知识的人,爱读“水煮”。爱读“水煮”的人,见识一定肤浅。这些人同时也是生活中的八卦狂魔,言谈流俗不堪,到处表演粗苯的头脑。

写“水煮”的都不是学问家,而是混社会的聪明人,他们深得迎合庸众们庸俗心态的妙方,所谓投其所好,贩卖的只是浅陋的奇技淫巧。

“水煮”系列往往是畅销书,因为,“傻逼的钱最好赚”。

学者不会写“水煮”,太掉价,也本来不在一个层次。学者们的作品也可以通俗,并且有很多的学者为了普度众生,写了大量通俗学术著作。

当当、亚马逊搜一下,你能看到的学者们的作品,基本都是通俗的。

真正的学者的文风,必然是通俗的。他们能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达庸众看来高深的学问。这叫自己吃得透,然后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了。

凡是满篇掉书袋子、列点鬼录、甩名词的学者,都是二把刀,还没学到家。

为什么这么通俗的作品,还有大批的人觉得“读不懂”?第一,你没读;第二,你的知识储备基本为零。

拿于丹和“水煮”比,那是对“水煮”的侮辱。

“水煮”只是油嘴滑舌的肤浅,而于丹则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没文化的人,未必不值得尊重。而没文化还装文化的人,就非常可笑、可耻,也可悲。

有人喜欢结果论,不管怎么说,人家畅销啊,人家赚钱啊。

持这种观点的人,正是“水煮”和于丹的读者,太匹配了。

墨子说:“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意思是,真正有才能、有学问、有贡献的人,往往并不为庸众所知;而那些巧言令色之徒,往往名冠天下。

看看中华诗词大会那些嘉宾,哪一个是真学者?

【欢迎加入国学私塾第一圈:旁园书院星球】

相关文章

  • 2019-06-19

    每天敷衍的日更日更日更日更日更日更日更日更日更日更日更日更日更日更日更日更日更日更日更日更日更日更日更日更 非得一...

  • 日更日更日更

    今天是不想更新的我 如果你想看某个人在某本书上说过什么? 欢迎来找我说呀~ 是的是的 需要有100个字 那就随意分...

  • 日更日更日更

    自从参与了这个日更任务,勉强写了这么几天,不过,真是顶不住了,不知道诸位能不能给点意见?我想瞅瞅各位亲戚老大都是什...

  • 日更,日更,日更

    我要响应起义了,想起第一篇发表反对日更的革命同志,我现在体会到他的所感所想。 一个人反对日更,并不是因为懒,没词了...

  • 日更,日更,日更。

    此时此刻我无比瞌睡的进行日更,每次把更文时间放到晚上,的确有点不美。 陪娃睡着,我自己也快睡着了,哎哎,加上今天中...

  • 日更日更日更

    呼~差点忘了日更。现在时间是11:46,假如我手速够快的话,应该是可以在明天到来之前完成这篇日更的。 同学常说dd...

  • 日更一

    【旁园书院星友】提问: 老师如何看待前几年对于中国传统经典的“水煮”现象?是不是跟于丹的错解要好一点? 【费蜡斋】...

  • 日更(一)

    翻看简书上的板块构成,才发现有“日更”这块儿,用简书这么久才发现,真的有点羞愧。所以抱着试试的态度,点了我要挑战,...

  • 日更(一)

    日更第一天,感觉没什么好写的,写一些从小到大的经历吧 本人1998,生于一个普通的山村中,家庭不算贫穷也差不多...

  • 日更一

    日更这个活动刚刚出来,我就参加的。 但都以失败告终。 也许因为记忆力不好,或是太忙,但我觉得还是自己的恒心不够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更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ax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