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极简书法史》读书笔记(十三)

《中国极简书法史》读书笔记(十三)

作者: 雨沐wz | 来源:发表于2019-03-22 13:38 被阅读0次
    韩愈评价张旭草书

    5 “颠张狂素”

    代表唐朝草书艺术新成就的书家是张旭和怀素, 人称“颠张狂素”。

    张旭是吴郡(今江苏苏州) 人, 嗜酒成性, 擅长草书,尤其擅长酒后狂草。

    张旭喜欢借助酒力当众表演狂草, 呼叫狂走而后落笔; 有时激动起来, 用自己的头发(古代男性蓄发绾于头上) 濡墨写草书, 酒醒之后一看, 自以为是神来之笔。(wtf???)

    张旭写草书是一副颠逸的模样, 字画恣肆之状逸出常态, 人称“张颠”。

    唐朝张旭草书《肚痛帖》 (传)刻本, 纵29厘米, 横53厘米。 6行30字。释文: “忽肚痛不可堪, 不知是冷热所致, 欲服大黄汤, 冷热俱有益。 如何为计, 非临床。 ”

    这件作品第1行开始的“忽肚痛”三个字, 写得比较理性, 笔画粗, 字字独立, 字形不大, 写到第4字, 笔势连绵起来。 第2行至第6行, 都是一笔一行,笔画忽粗忽细, 连绵起伏, 走笔势不可遏, 写到最后两行, 笔势特别快, 书写动作也大, 帖末“计非临牀”四字之大, 倍于帖首的“忽肚痛”, 最是狂放。 此帖草书, 由理性而率性, 笔势越来越奔放, “态”随“势”生, 难以逆料的险态, 微妙的变化, 犹鬼神不可端倪。 整篇气象, 有如惊雷激电, 气蒸烟合。

    怀素俗姓钱, 字藏真, 零陵(今湖南永州) 人。 幼年出家为僧, “经禅之暇, 颇好笔翰”。 家贫无纸,广植芭蕉, 以蕉叶为纸作书。 他为了增广见识, “担笈杖锡”西游, 来到都城长安, 拜访当代的名公大家,以表演草书名噪京师。怀素的草法, 据说是从张旭的学生邬彤那里讨教得来, 还受过颜真卿的指点。

    怀素传世的书作多是草书, 墨迹有《自叙帖》、 《苦笋帖》 、 《论书帖》 、 《食鱼帖》 、 《千字文》 刻本有《千字文》 、 《圣母帖》 、 《律公帖》 等。 怀素嗜酒, 疏放不羁。 怀素好作狂草, 写得异常绝妙, 人们目为“狂僧”。

    怀素《自叙帖》

    怀素的草书长卷《自叙帖》 写得极其狂放, 往往一笔贯通一行。 忽而一行绵密六七字, 如屏气敛息一样静默; 忽而一行壮阔三两字, 张狂之状如力士怒吼。 写到后半部分, 速度更快, 字形越写越大, 字内、字间和行间, 出现大块空白, 圆劲的线条在纸上穿梭旋转, 时枯时润, 时隐时现, 有如“奔蛇走虺”。 朱遥说, 怀素写狂草是“笔下唯看激电流”; 戴叔伦形容怀素作草的情景: “驰毫骤墨列奔驷, 满座失声看不及。 ”我们无缘见到怀素疾速挥舞毛锥的激动场面, 可是, 如果我们循着奔突飞舞的草书线条观览, 也能感受到怀素书写之际激越的狂态, 摇撼心旌的狂势。

    怀素写狂草, 落笔前并不能预期自己会写出一幅什么模样的作品, 例如《自叙帖》 第106行的“界醉里得真如”, 怀素移笔到这一行, 写到“真”字已近纸边, 而笔势未尽, 顺势将“如”字右移, 延续“真”字环回缭绕的动势而成。

    所以, “如”字逸出行列。 这类随机应变的神来之笔, 在《自叙帖》 中随处可见。

    戴叔伦说: “人人欲问此中妙, 怀素自言初不知。 ”而怀素写的今草《千字文》 是一字一断, 循规蹈矩, 书写效果就不会是“初不知”了。

    回到怀素的狂草,怀素写狂草是“得势忘形”, 忘预想之形, 让“笔势”主宰“形”,乘“势”赋“形”。 怀素的狂草, 贵在得势。

    这里的“初不知”的状态恰恰说明了书法的艺术性所在:不可预测性。楷书,隶书等可以在心中大致描摹出形状布局,但是草书除外,在遵循法度的基础上“随机应变”,“乘势赋形”,堪称险绝,因此名作多有神来之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极简书法史》读书笔记(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blvqtx.html